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3-14 22:36:27
阿梁 发表于 2011-3-14 22:0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4 22:02
于是,一年中,各投资100元,生产收入各1200元。货币总量为200元,不差钱。
请问,你是以一年为一轮还是以一月为一轮?请将第二轮也写出来。
投资是两年为一轮。在此期间,生产是一个月一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4 22:39:39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4 22:36
阿梁 发表于 2011-3-14 22:0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4 22:02
于是,一年中,各投资100元,生产收入各1200元。货币总量为200元,不差钱。
请问,你是以一年为一轮还是以一月为一轮?请将第二轮也写出来。
投资是两年为一轮。在此期间,生产是一个月一轮。
可以。再生产是要扩大的,请写出下一轮再生产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4 23:08:08
那么,对上面的例子是否已没有疑问?是否,已认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4 23:15:27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4 23:08
那么,对上面的例子是否已没有疑问?是否,已认可?
不认可。
商品交换没有问题。只是没有扩大再生产。所以要你写出第二轮的情况。第一轮当然可以完成交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4 23:19:52
阿梁 发表于 2011-3-14 23:1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4 23:08
那么,对上面的例子是否已没有疑问?是否,已认可?
不认可。
商品交换没有问题。只是没有扩大再生产。所以要你写出第二轮的情况。第一轮当然可以完成交易。
我没有提到扩大再生产的问题,也没有什么“第一轮”、“第二轮”的,因此,仅就上面的例子是否认可。概括地讲,可认为上面的例子就是一个简单再生产的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4 23:22:33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4 23:19
阿梁 发表于 2011-3-14 23:1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4 23:08
那么,对上面的例子是否已没有疑问?是否,已认可?
不认可。
商品交换没有问题。只是没有扩大再生产。所以要你写出第二轮的情况。第一轮当然可以完成交易。
我没有提到扩大再生产的问题,因此,仅就上面的例子是否认可。概括地讲,可认为上面的例子就是一个简单再生产的例子。
对。是标准的简单再生产。不过,希望你举出扩大再生产的例子,以与社会经济发展一致。讨论简单再生产,没有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4 23:34:01
那么,再问一次,仅就上面的例子(就算做简单再生产),是否认可,是否还有疑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4 23:35:11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4 23:34
那么,再问一次,仅就上面的例子(就算做简单再生产),是否认可,是否还有疑问?
没问题。请列出扩大再生产的数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4 23:51:08
【百度】积累

基本概念
  把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纯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进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建立物资储备的部分。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任何社会要使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教育和科学事业得到发展,都必须把一部分纯收入作为积累,追加到原有的生产规模中去。
  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产品,如果没有剩余产品,也就没有能力进行积累;如果剩余产品少,积累也必然少;剩余产品越多,积累也会越多。因此,积累规模的大小,是不能随心所欲地确定的,必须考察经济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符合于积累的客观规律性。一般地说,积累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剩余产品越多,可用于积累的规模及其增长幅度也就越大。
  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是一个固定量,如果用于积累的部分多一些,用于消费的部分就要少些,反之亦然。它们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4 23:59:06
【百度】储蓄

 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与中国不同,西方经济学通行的储蓄概念是,储蓄是货币收入中没有被用于消费的部分,以个人为考察单位的话,个人的实际储蓄(实际是指名义量除以物价水平,下同)就由个人实际金融资产的增加以及实物资产的增加来表示(实际储蓄=M1/P1-M0/P0+B1/P1-B0/P0+K1-K0),当中个人实际金融资产指的是个人的实际现金持有量和实际债券持有量,实物资产的增加则是指个人用于净投资的那部分支出,由于经济的总体数据是若干个个体数据的加总,所以加总个人实际储蓄之后就出现如下的情况:在不考虑与国外经济联系的情况下,个体A的实际债券持有就是A借出的实际资产,有借出的人就有贷入的人,设为个体B,于是个体B的实际债券持有就是A持有量的负数,推而广之如在不考虑有外部联系的情况下整个社会中的实际债券拥有量在任何的时点总是为零的;此外经济中的实际货币持有量受它所支撑的经济的产出(Y)以及持有它的成本——当下的名义利率(i)共同决定,鉴于我们仅仅考虑的经济中实际储蓄与投资的关系,所以可以假定这两个变量(Y、i)是不变的,于是实际货币的持有量也是不变的,于是加总之后就可以得到所有的社会总的储蓄都体现在实物资本存量的增加上,也就是实际储蓄等于净投资( 实际总储蓄=M1/P1-M0/P0+K1-K0,M1/P1=M0/P0,所以有实际总储蓄=K1-K0,),这里之所以不是实际储蓄等于投资是因为实际储蓄作为没有被消费的产出————这里的产出必须是净产出,即剔除折旧之后的产出,所以实际储蓄就等于净投资。这种实际储蓄不仅包括个人实际储蓄,还包括公司实际储蓄、**实际储蓄。储蓄的内容有在银行的存款、购买的有价证券及手持现金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8:06:18
上面两个概念,能理解和认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8:27:4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5 08:06
上面两个概念,能理解和认可吗?
没错。请继续。一次说完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8:57:20
把鱼和猎物理解成是可以储存的产品,就像工业产品。
在第二年,两个人每月都节约或减少消费10元的产品,到年底累计节约120元的产品。其中,100元补充资本的损耗,20元的产品就是剩余。同时,把20元借贷给别人,也等于存入银行,由银行贷款给别人。别人分别为丙和丁,在第二年年底,各从银行贷款20元,分别购买20元的鱼和猎物。

于是,产品全部销售出去,积累也完成了。投资增长,算作第三年的即“第二轮”。
是否认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10:51:5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5 08:57
把鱼和猎物理解成是可以储存的产品,就像工业产品。
在第二年,两个人每月都节约或减少消费10元的产品,到年底累计节约120元的产品。其中,100元补充资本的损耗,20元的产品就是剩余。同时,把20元借贷给别人,也等于存入银行,由银行贷款给别人。别人分别为丙和丁,在第二年年底,各从银行贷款20元,分别购买20元的鱼和猎物。

于是,产品全部销售出去,积累也完成了。投资增长,算作第三年的即“第二轮”。
是否认可?
你的第二轮还是没开始。
请列出第一轮总投资,总产出,以及GDP,再列出第二轮总投资,总产出,GDP。另外,存入银行20元,银行放贷是否要利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12:02:40
先讨论的是第一轮的问题,对上面的设定是否认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13:07:44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6 12:02
先讨论的是第一轮的问题,对上面的设定是否认可?
有不好理解的地方:
你说2年为一轮,总投资只是各100元,之后每月不用投资,而只是AB双方利用100元为媒介进行互换产品。我认为,互换产品的每次支出都是投资,只不过是简单再生产,总投资应该是2400元(第一月之前买渔网及弓箭,不计产出),总产出也是2400元。无利润。我认为,不用各有100元,只要其中一个人有100元就足够了。货币流动可以实现你的交换目的。另外,可否设置为一年一轮,以6个月为你所说的第一年,另6个月为第二年。这样便于计算和理解。

如果你坚持原有设定,请继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19:24:12
举这么一个例子就是想说明:投资与生产消费是两回事,其周期也未必一致。投资100元,生产出了110元的产品。这不是投资增加了10元。此后,再生产出110元的产品,也未必一定再投资100元,更不是投资110元。(瓷土、瓷器的例子,是仅考虑流动资本的结果。)

分两年,是想说明投资-积累-再投资的关系。第一年是投资,第二年是积累,有了积累后第三年方可再投资。(在你的论文中,根本就没谈到积累,其货币的循环就少了很重要的环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19:33:59
“我认为,不用各有100元,只要其中一个人有100元就足够了。”

其中一个人有100元的设置不合理,要是货币总量为100元则应各50元。投资分两次完成,生产循环明天只需要3元多即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20:16:04
【百度】
利润(profit)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

甲乙各:销售产品的总收入是2400元,总成本是100元。所以,利润是2300元。

消费是,2400元-120元=2280元。利润2300元-消费2280元=20元,其20元就是新增资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21:27:14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6 19:24
举这么一个例子就是想说明:投资与生产消费是两回事,其周期也未必一致。投资100元,生产出了110元的产品。这不是投资增加了10元。此后,再生产出110元的产品,也未必一定再投资100元,更不是投资110元。(瓷土、瓷器的例子,是仅考虑流动资本的结果。)

分两年,是想说明投资-积累-再投资的关系。第一年是投资,第二年是积累,有了积累后第三年方可再投资。(在你的论文中,根本就没谈到积累,其货币的循环就少了很重要的环节。)
我的例子不是你上面理解的情况。投资100元,将产出110元产品待售,至于何时卖出,情况多变,可能在当年,也可能在以后。如在当年卖出,则必然有人借了10元钱补充到流通中,所以实现了110元的销售。如在年后实现,那么,第二年年初,投资者手中是没有110元钱的,他之所以能将第二轮投资增加到110元,肯定是通过借贷才能实现。这可理解为投资者认为卖出110元产品是迟早的事,所以他敢于借贷。无论如何,110元产品肯定是产出了。数学上则是实现10元币利,必须有10元借贷。以后每轮投资,借贷将增大,在计算上,债务将随着币利的增多而加大,最后经济崩溃。

我的文章强调货币在流通中的逻辑错误,积累、商品种类、价格、货币数量等,都无法纠正货币在使用时的行为错误。所以不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21:30:21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6 19:33
“我认为,不用各有100元,只要其中一个人有100元就足够了。”

其中一个人有100元的设置不合理,要是货币总量为100元则应各50元。投资分两次完成,生产循环明天只需要3元多即可。
甲用100元买了乙的渔网,然后乙用100元买了甲的弓箭,以后产出,数学上每月支出总额纳入计算,是否可以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21:37:57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6 20:16
【百度】
利润(profit)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

甲乙各:销售产品的总收入是2400元,总成本是100元。所以,利润是2300元。

消费是,2400元-120元=2280元。利润2300元-消费2280元=20元,其20元就是新增资本。
销售收入是2400元,而每月支出100元,2年就是2400元。支出不算成本?那么你为什么要每月100元累计算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21:50:06
阿梁 发表于 2011-3-16 21:37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6 20:16
【百度】
利润(profit)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

甲乙各:销售产品的总收入是2400元,总成本是100元。所以,利润是2300元。

消费是,2400元-120元=2280元。利润2300元-消费2280元=20元,其20元就是新增资本。
销售收入是2400元,而每月支出100元,2年就是2400元。支出不算成本?那么你为什么要每月100元累计算收入?
企业支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每月支出100元”是生产后的消费问题——理应与收入对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21:57:53
阿梁 发表于 2011-3-16 21:30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6 19:33
“我认为,不用各有100元,只要其中一个人有100元就足够了。”

其中一个人有100元的设置不合理,要是货币总量为100元则应各50元。投资分两次完成,生产循环明天只需要3元多即可。
甲用100元买了乙的渔网,然后乙用100元买了甲的弓箭,以后产出,数学上每月支出总额纳入计算,是否可以呢?
纳入什么进行计算?纳入成本或投资肯定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22:23:26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6 21:50
【百度】
利润(profit)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

甲乙各:销售产品的总收入是2400元,总成本是100元。所以,利润是2300元。

消费是,2400元-120元=2280元。利润2300元-消费2280元=20元,其20元就是新增资本。
销售收入是2400元,而每月支出100元,2年就是2400元。支出不算成本?那么你为什么要每月100元累计算收入?
王志成:企业支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每月支出100元”是生产后的消费问题——理应与收入对应。
阿梁:请问,一个工厂生产飞机,买完了制造飞机所用的材料和工人(相当于你说的买了渔网或弓箭),开始制造。但工人要吃工厂提供的午餐,并要洗澡。那么,午餐和洗澡的花费算成本还是算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22:30:5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6 21:57

其中一个人有100元的设置不合理,要是货币总量为100元则应各50元。投资分两次完成,生产循环明天只需要3元多即可。

阿梁:
甲用100元买了乙的渔网,然后乙用100元买了甲的弓箭,以后产出,数学上每月支出总额纳入计算,是否可以呢?
王志成:纳入什么进行计算?纳入成本或投资肯定不对。
阿梁:就是说,在以后生产鱼和猎物时,每月计算一次为支出100元总额购买对方的产品。不必每天大约3元反复计算。或者一年计算一次,为1200元。这样可使计算简单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23:45:18
阿梁 发表于 2011-3-16 22:23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6 21:50
【百度】
利润(profit)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

甲乙各:销售产品的总收入是2400元,总成本是100元。所以,利润是2300元。

消费是,2400元-120元=2280元。利润2300元-消费2280元=20元,其20元就是新增资本。
销售收入是2400元,而每月支出100元,2年就是2400元。支出不算成本?那么你为什么要每月100元累计算收入?
王志成:企业支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每月支出100元”是生产后的消费问题——理应与收入对应。
阿梁:请问,一个工厂生产飞机,买完了制造飞机所用的材料和工人(相当于你说的买了渔网或弓箭),开始制造。但工人要吃工厂提供的午餐,并要洗澡。那么,午餐和洗澡的花费算成本还是算消费?
1、销售收入2400元,与工资收入是两回事;前者是指企业的,后者是指工人的。(在我举的例子中,工资为0。)
2、“午餐和洗澡”是从工资中支出的消费,工资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记住,要把生产和个人消费分开,这是两个概念——对应着两种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23:51:52
阿梁 发表于 2011-3-16 22:30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6 21:57

其中一个人有100元的设置不合理,要是货币总量为100元则应各50元。投资分两次完成,生产循环明天只需要3元多即可。

阿梁:
甲用100元买了乙的渔网,然后乙用100元买了甲的弓箭,以后产出,数学上每月支出总额纳入计算,是否可以呢?
王志成:纳入什么进行计算?纳入成本或投资肯定不对。
阿梁:就是说,在以后生产鱼和猎物时,每月计算一次为支出100元总额购买对方的产品。不必每天大约3元反复计算。或者一年计算一次,为1200元。这样可使计算简单化。
计算简单化当然更省事,但就怕你把产值与货币混淆了。1200元就是产值,要是一天一交换,双方只需拥有3元多的货币即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11:18:10
王志成2010

王志成:企业支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每月支出100元”是生产后的消费问题——理应与收入对应。
阿梁:请问,一个工厂生产飞机,买完了制造飞机所用的材料和工人(相当于你说的买了渔网或弓箭),开始制造。但工人要吃工厂提供的午餐,并要洗澡。那么,午餐和洗澡的花费算成本还是算消费?
王志成:
1、销售收入2400元,与工资收入是两回事;前者是指企业的,后者是指工人的。(在我举的例子中,工资为0。)
2、“午餐和洗澡”是从工资中支出的消费,工资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记住,要把生产和个人消费分开,这是两个概念——对应着两种事实。
阿梁:
午餐和洗澡都是工厂提供的,不涉及工人自己消费。这种不直接用于制造飞机的花费,是否算成本?
请看百度关于成本的定义“成本: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因此,你将甲乙每月支出不算成成本,难以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11:25:0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6 23:51
阿梁 发表于 2011-3-16 22:30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6 21:57

其中一个人有100元的设置不合理,要是货币总量为100元则应各50元。投资分两次完成,生产循环明天只需要3元多即可。

阿梁:
甲用100元买了乙的渔网,然后乙用100元买了甲的弓箭,以后产出,数学上每月支出总额纳入计算,是否可以呢?
王志成:纳入什么进行计算?纳入成本或投资肯定不对。
阿梁:就是说,在以后生产鱼和猎物时,每月计算一次为支出100元总额购买对方的产品。不必每天大约3元反复计算。或者一年计算一次,为1200元。这样可使计算简单化。
计算简单化当然更省事,但就怕你把产值与货币混淆了。1200元就是产值,要是一天一交换,双方只需拥有3元多的货币即可。
阿梁:
既然你担心我弄混淆了,那好,这个问题只是产值与货币区别对待。咱们可以一致。我的观点很明确,就是,扩大再生产,产值要消费出去就必须建立在债务的基础上。如果销不出去,但第二轮又必须扩大投资,那么也要有债务做铺垫。这样,债务就匹配了币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跳至第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