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3-17 12:04:18
阿梁 发表于 2011-3-17 11:18
王志成2010

王志成:企业支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每月支出100元”是生产后的消费问题——理应与收入对应。
阿梁:请问,一个工厂生产飞机,买完了制造飞机所用的材料和工人(相当于你说的买了渔网或弓箭),开始制造。但工人要吃工厂提供的午餐,并要洗澡。那么,午餐和洗澡的花费算成本还是算消费?
王志成:
1、销售收入2400元,与工资收入是两回事;前者是指企业的,后者是指工人的。(在我举的例子中,工资为0。)
2、“午餐和洗澡”是从工资中支出的消费,工资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记住,要把生产和个人消费分开,这是两个概念——对应着两种事实。
阿梁:
午餐和洗澡都是工厂提供的,不涉及工人自己消费。这种不直接用于制造飞机的花费,是否算成本?
请看百度关于成本的定义“成本: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因此,你将甲乙每月支出不算成成本,难以成立。
在这个例子中,因没有雇佣工人生产,所以就不考虑工资成本了。或者,可把每月100元的收入看成是50元的工资成本和50元的生产收入,计算结果一样。只是,需要另加两类人,还需要另加食堂和澡堂,麻烦一些。如都用鱼和猎物代表生产和消费,就省事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12:09:34
阿梁 发表于 2011-3-17 11:25
阿梁:
既然你担心我弄混淆了,那好,这个问题只是产值与货币区别对待。咱们可以一致。我的观点很明确,就是,扩大再生产,产值要消费出去就必须建立在债务的基础上。如果销不出去,但第二轮又必须扩大投资,那么也要有债务做铺垫。这样,债务就匹配了币利。
这是第二轮要讨论的问题,前提是:你必须搞清第一轮中的循环过程并认可。

我曾举国4个人的例子,你嫌麻烦。其实,那个例子才比较完整——有工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12:14:57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7 12:04
阿梁 发表于 2011-3-17 11:18
王志成2010

王志成:企业支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每月支出100元”是生产后的消费问题——理应与收入对应。
阿梁:请问,一个工厂生产飞机,买完了制造飞机所用的材料和工人(相当于你说的买了渔网或弓箭),开始制造。但工人要吃工厂提供的午餐,并要洗澡。那么,午餐和洗澡的花费算成本还是算消费?
王志成:
1、销售收入2400元,与工资收入是两回事;前者是指企业的,后者是指工人的。(在我举的例子中,工资为0。)
2、“午餐和洗澡”是从工资中支出的消费,工资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记住,要把生产和个人消费分开,这是两个概念——对应着两种事实。
阿梁:
午餐和洗澡都是工厂提供的,不涉及工人自己消费。这种不直接用于制造飞机的花费,是否算成本?
请看百度关于成本的定义“成本: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因此,你将甲乙每月支出不算成成本,难以成立。
王志成:在这个例子中,因没有雇佣工人生产,所以就不考虑工资成本了。或者,可把每月100元的收入看成是50元的工资成本和50元的生产收入,计算结果一样。只是,需要另加两类人,还需要另加食堂和澡堂,麻烦一些。如都用鱼和猎物代表生产和消费,就省事很多。
阿梁:我问的是制造飞机时,供应午餐和提供洗澡是否属于成本?
本例不考虑工资成本,但是每月有100支出。此支出是创造2400元收入的条件。因而应该算为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13:09:47
供应午餐和提供洗澡,肯定要收费,如不收费必然会从工资中相应扣除。所以,这种成本用工资就都代表了。

你理解的很有问题:事实是每月先有100元的生产收入(生产方面的事),才有100元的消费支出(消费方面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13:37:5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7 13:09
供应午餐和提供洗澡,肯定要收费,如不收费必然会从工资中相应扣除。所以,这种成本用工资就都代表了。

你理解的很有问题:事实是每月先有100元的生产收入(生产方面的事),才有100元的消费支出(消费方面的事)。
1.既然午餐和洗澡的相应花费已算在工资里了,那么,午餐和洗澡所涉及的费用将在买工人时就提前计算过了。开始造飞机后,午餐和洗澡将不再引起工厂额外支出。不过,在你的例子里,100元只是买了弓箭、渔网,以后又出现了每月100元支出,购买鱼和猎物,此应该相当于午餐和洗澡。那么这时,不应该出现100元支出。也就是说,买弓箭和渔网应该支出2400元,以后每月的支出才可以不计。

2.每月先有100元收入,再有100元支出。请问,甲的100元收入是否来自于乙的支出?如此说来,乙就是先支出后收入。那就不是先收入后支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19:25:58
1、在这个例子中,只有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原材料、工资等的流动资本问题。因此,用生产飞机的流动资本来代替这的固定资产投资又属概念不清。
2、这100元,是甲的生产收入,同时也是乙的消费支出。反之,是甲的消费支出,同时也是乙的生产收入。
总之,生产支出才是投资,生产收入对应的是消费支出,生产支出与消费支出是两回事。购买鱼和猎物不属于生产支出,纯属生产之后的销售与消费环节——商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20:15:4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7 19:25
1、在这个例子中,只有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原材料、工资等的流动资本问题。因此,用生产飞机的流动资本来代替这的固定资产投资又属概念不清。
2、这100元,是甲的生产收入,同时也是乙的消费支出。反之,是甲的消费支出,同时也是乙的生产收入。
总之,生产支出才是投资,生产收入对应的是消费支出,生产支出与消费支出是两回事。购买鱼和猎物不属于生产支出,纯属生产之后的销售与消费环节——商业。
1.不管你流动还是固定,它们都要计入成本吗?
2.请问甲收入100元,是否是乙支出了100元?那么乙是否先支出后收入?这不符合你所说的要先收入,后消费支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20:38:44
1、都计入。
2、乙是否先支出后收入?是,但不是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20:53:24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7 20:38
1、都计入。
2、乙是否先支出后收入?是,但不是投资。
1.计入成本了,就应该算作投资。
2.说了很多,实质上你的意思就是,每月的支出属于消费,不属于投资。我的意思是属于投资。我们所讨论的是同一笔钱,行为定性不同。既然如此,我用一个中性词来代替----“支出”。反正这笔钱是支出了。
现在,请你把一轮中总支出与总收入匹配起来。于是2400元支出将匹配2400元收入。(这样匹配只是数学计算的需要)。匹配后将发现,币利为0。如果是扩大再生产,经济单位则希望币利为正,但不可能通过你所说的多次交换而实现币利。币利只能建立在债务上。债务过大,就会……。这是我的文章要讨论的实质。
在我的文章里,投资与消费是购买(货币支出)的一体两面。数学上只要计算支出与收入就可以发现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21:10:14
阿梁 发表于 2011-3-17 20:53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7 20:38
1、都计入。
2、乙是否先支出后收入?是,但不是投资。
1.计入成本了,就应该算作投资。
2.说了很多,实质上你的意思就是,每月的支出属于消费,不属于投资。我的意思是属于投资。我们所讨论的是同一笔钱,行为定性不同。既然如此,我用一个中性词来代替----“支出”。反正这笔钱是支出了。
现在,请你把一轮中总支出与总收入匹配起来。于是2400元支出将匹配2400元收入。(这样匹配只是数学计算的需要)。匹配后将发现,币利为0。如果是扩大再生产,经济单位则希望币利为正,但不可能通过你所说的多次交换而实现币利。币利只能建立在债务上。债务过大,就会……。这是我的文章要讨论的实质。
在我的文章里,投资与消费是购买(货币支出)的一体两面。数学上只要计算支出与收入就可以发现问题了。
1、很对。
2、经济循环分生产和消费两个大环节,不加区分用“支出”不对。
请详细定义“币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23:16:19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7 21:10
1、很对。
2、经济循环分生产和消费两个大环节,不加区分用“支出”不对。
请详细定义“币利”……
我用“支出”是为了不再纠缠每月100元的定性问题。因为你我似乎不可能统一。
在我的文章中,本来目的是为了探讨”逻辑错误“,这个逻辑错误在于生产消费循环只有币利,缺乏币损,所以导致了经济诸多问题。为探讨这一”逻辑错误“,只要计算每轮循环的货币总收入与总支出就可以了,区分”支出“为投资还是消费意义不大。
币利的定义:一轮循环,货币收入与支出差额为正的情况。反之为币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08:25:51
需要定性,就不能回避。
要是论证的前提都不对。本身就有逻辑问题了。


一轮循环,应该是从生产到消费吧。到目前为止,各方既有币利,又可良性重复循环的例子,你从没举出来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08:42:1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08:25
需要定性,就不能回避。
要是论证的前提都不对。本身就有逻辑问题了。


一轮循环,应该是从生产到消费吧。到目前为止,各方既有币利,又可良性重复循环的例子,你从没举出来过。
你到现在也没有明白我所说的数学逻辑问题。
我先前举出的例子,都是可以正常循环的,只是必须有债务帮助,否则循环不能进行。这正是现今社会的写照。

而你举的例子,只是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已无法举例了。同时,在关于投资还是消费问题上自己是矛盾的。比如,乙既然先支出后收入,怎么叫消费支出?我要求你用支出与收入匹配,那是希望你发现问题,而不是我要先退出争论。请你再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08:55:35
阿梁 发表于 2011-3-18 08:4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08:25
需要定性,就不能回避。
要是论证的前提都不对。本身就有逻辑问题了。


一轮循环,应该是从生产到消费吧。到目前为止,各方既有币利,又可良性重复循环的例子,你从没举出来过。
你到现在也没有明白我所说的数学逻辑问题。
我先前举出的例子,都是可以正常循环的,只是必须有债务帮助,否则循环不能进行。这正是现今社会的写照。

而你举的例子,只是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已无法举例了。同时,在关于投资还是消费问题上自己是矛盾的。比如,乙既然先支出后收入,怎么叫消费支出?我要求你用支出与收入匹配,那是希望你发现问题,而不是我要先退出争论。请你再思考。
要证明有债务,你就不能先设定有债务。要先设定一个简单再生产的例子,无债务,又可重复良性循环,只要增长必然出现“币损”,这才是正确的证明本身的逻辑。

简单再生产的例子你都不能理解,就无法与你接着讨论扩大再生产的循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08:59:38
“乙既然先支出后收入,怎么叫消费支出?”

因为这种支出发生在消费环节,无非是先买还是先卖的区别,所以无论如何都不是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09:05:24
“支出与收入匹配,那是希望你发现问题”。

生产的支出(投资)与消费的支出是有区别的,不理清就会混淆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09:42:4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08:55
阿梁 发表于 2011-3-18 08:4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08:25
需要定性,就不能回避。
要是论证的前提都不对。本身就有逻辑问题了。


一轮循环,应该是从生产到消费吧。到目前为止,各方既有币利,又可良性重复循环的例子,你从没举出来过。
你到现在也没有明白我所说的数学逻辑问题。
我先前举出的例子,都是可以正常循环的,只是必须有债务帮助,否则循环不能进行。这正是现今社会的写照。

而你举的例子,只是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已无法举例了。同时,在关于投资还是消费问题上自己是矛盾的。比如,乙既然先支出后收入,怎么叫消费支出?我要求你用支出与收入匹配,那是希望你发现问题,而不是我要先退出争论。请你再思考。
要证明有债务,你就不能先设定有债务。要先设定一个简单再生产的例子,无债务,又可重复良性循环,只要增长必然出现“币损”,这才是正确的证明本身的逻辑。

简单再生产的例子你都不能理解,就无法与你接着讨论扩大再生产的循环了。
债务是在循环中出现的,不用先设定。你举得简单再生产的问题:乙再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支出了,不明白你是如何把它定性为消费的。如果是消费,那也是投资性的消费,是对甲产出的消费,与从甲处购买弓箭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09:44:3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08:59
“乙既然先支出后收入,怎么叫消费支出?”

因为这种支出发生在消费环节,无非是先买还是先卖的区别,所以无论如何都不是投资。
既然这样叫消费,那购买渔网和弓箭也不必叫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09:46:01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09:05
“支出与收入匹配,那是希望你发现问题”。

生产的支出(投资)与消费的支出是有区别的,不理清就会混淆问题。
我希望你用数学去解释问题。经济学概念上确实是有区别的,数学上只有加减。这样就能分析出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10:47:28
阿梁 发表于 2011-3-18 09:42
债务是在循环中出现的,不用先设定。你举得简单再生产的问题:乙再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支出了,不明白你是如何把它定性为消费的。如果是消费,那也是投资性的消费,是对甲产出的消费,与从甲处购买弓箭一样。
货币是交换的媒介,先买后买或先卖后买实质是在交换产品——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生产阶段的买叫投资,在消费阶段的买叫消费。卖生产资料的地方叫生产资料市场,与一般的消费品市场也有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10:51:53
阿梁 发表于 2011-3-18 09:44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08:59
“乙既然先支出后收入,怎么叫消费支出?”

因为这种支出发生在消费环节,无非是先买还是先卖的区别,所以无论如何都不是投资。
既然这样叫消费,那购买渔网和弓箭也不必叫投资。
生产性的“消费”就是投资,生活中的消费才是常说的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11:04:05
阿梁 发表于 2011-3-18 09:46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09:05
“支出与收入匹配,那是希望你发现问题”。

生产的支出(投资)与消费的支出是有区别的,不理清就会混淆问题。
我希望你用数学去解释问题。经济学概念上确实是有区别的,数学上只有加减。这样就能分析出问题。
一个与一群是不能简单的用1+1这么计算的,因为单位不同。在经济学领域,同样是100元,不事先分清是投资还是消费,就不能简单的加减。即,100元的投资和100元的消费,因所处的环节不同,其意义会很不相同。简单说,100元的投资很可能会生产出远大于100元的产品,100元的消费就是实实在在的耗费了100元的产品。(生活意义的“投资”,不在本讨论范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12:45:39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10:51
阿梁 发表于 2011-3-18 09:44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08:59
“乙既然先支出后收入,怎么叫消费支出?”

因为这种支出发生在消费环节,无非是先买还是先卖的区别,所以无论如何都不是投资。
既然这样叫消费,那购买渔网和弓箭也不必叫投资。
生产性的“消费”就是投资,生活中的消费才是常说的消费。
这是传统的定义。很正确,但:
劳动力也是商品,那么当然可以把家庭看成生产劳动力的经济单位,而且家庭的支出肯定比劳动力的售价(工资)低,也就是说,家庭是盈利的单位。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生活中的消费就是家庭产出劳动力的成本。这个观点逻辑上是成立的,但传统经济学不这样看问题。因此传统经济学发现不了货币流通中的隐藏的“逻辑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13:00:2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11:04
阿梁 发表于 2011-3-18 09:46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09:05
“支出与收入匹配,那是希望你发现问题”。

生产的支出(投资)与消费的支出是有区别的,不理清就会混淆问题。
我希望你用数学去解释问题。经济学概念上确实是有区别的,数学上只有加减。这样就能分析出问题。
一个与一群是不能简单的用1+1这么计算的,因为单位不同。在经济学领域,同样是100元,不事先分清是投资还是消费,就不能简单的加减。即,100元的投资和100元的消费,因所处的环节不同,其意义会很不相同。简单说,100元的投资很可能会生产出远大于100元的产品,100元的消费就是实实在在的耗费了100元的产品。(生活意义的“投资”,不在本讨论范围。)
确实难以分清。我告诉你用循环的数学去推理,就分清了。不用考虑是投资还是消费,它们都是支出(购买)。你所说的消费也是投资,它有相匹配的产出。用货币收入和支出相匹配分析,就可以发现问题。但你就是不愿意那样做。
100元投资将产出大于100元的产品待售,但这100元经转手,本身最大只能形成100元的消费。那种希望货币多次周转而形成大于100元消费的,是数学逻辑的错误。请看1楼的数学推理就明白了。1楼的推理已将全社会所有商品、所有交易全部囊括。哪里会出现大于100元的消费呢?只有借贷或赊欠。因此,借贷出现的债务保证了大于100元的消费,使第一轮投资获得币利。以后各轮还是和第一轮情况相同。不断累积的债务及库存,导致了经济衰退。这个逻辑,我反复讲了好几遍,可能你还是没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18:07:55
阿梁 发表于 2011-3-18 12:45
劳动力也是商品,那么当然可以把家庭看成生产劳动力的经济单位,而且家庭的支出肯定比劳动力的售价(工资)低,也就是说,家庭是盈利的单位。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生活中的消费就是家庭产出劳动力的成本。这个观点逻辑上是成立的,但传统经济学不这样看问题。因此传统经济学发现不了货币流通中的隐藏的“逻辑错误”。
要是“家庭的支出肯定比劳动力的售价(工资)低”,其“低”的部分就是储蓄——但你的分析根本没有涉及储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18:28:07
“我告诉你用循环的数学去推理,就分清了。”
这不是分清,而是因不清在混淆,从而论证本身就有逻辑错误。

“100元投资将产出大于100元的产品待售,但这100元经转手,本身最大只能形成100元的消费。那种希望货币多次周转而形成大于100元消费的,是数学逻辑的错误。请看1楼的数学推理就明白了。”

“100元经转手”,一次“最大只能形成100元的消费”,要是周转12次就可以累计形成1200元的消费。产值1200元,与货币1200元是两回事,你把产值与货币混淆了。
中国的GDP是40万亿,实际流通的现金10万亿都不到。

因此概括的说,你的论证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2:49:07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18:07
阿梁 发表于 2011-3-18 12:45
劳动力也是商品,那么当然可以把家庭看成生产劳动力的经济单位,而且家庭的支出肯定比劳动力的售价(工资)低,也就是说,家庭是盈利的单位。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生活中的消费就是家庭产出劳动力的成本。这个观点逻辑上是成立的,但传统经济学不这样看问题。因此传统经济学发现不了货币流通中的隐藏的“逻辑错误”。
要是“家庭的支出肯定比劳动力的售价(工资)低”,其“低”的部分就是储蓄——但你的分析根本没有涉及储蓄。
在我们讨论的帖子里,确实没有设置储蓄参数,这是为了让问题更简单些。在我的文章里,有关于并存储蓄的循环,那样,问题将更快地显现。详见日志里的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2:58:5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18:28
“我告诉你用循环的数学去推理,就分清了。”
这不是分清,而是因不清在混淆,从而论证本身就有逻辑错误。

“100元投资将产出大于100元的产品待售,但这100元经转手,本身最大只能形成100元的消费。那种希望货币多次周转而形成大于100元消费的,是数学逻辑的错误。请看1楼的数学推理就明白了。”

“100元经转手”,一次“最大只能形成100元的消费”,要是周转12次就可以累计形成1200元的消费。产值1200元,与货币1200元是两回事,你把产值与货币混淆了。
中国的GDP是40万亿,实际流通的现金10万亿都不到。

因此概括的说,你的论证有问题。
我只能说大概明白了你不理解的原因。你说,100元经转手,周转12次就可以形成1200元的消费,数额上是这样。但不要忘了,周转到第二次时,生产消费循环已进入第二轮。第二轮会有第二轮的产出(扩大再生产)。如果你不相信,就请自己用笔在白纸上罗列,注意,一段时间内,货币周转次数(流通速度)恒定或只能趋降。违反这一设定,就违反了经济现实。这个问题在前面关于大米、蔬菜的交易中已经讨论过了。所以并不是我混淆了,而是我早就将这一问题考虑并排除过了。
你这样分析吧:A于年初投资100元,并假设A在一年中货币使用了12次,那么,这一年的总投资(总支出)就是1200元。相应,A的产出肯定会大于1200元。否则,A的钱会越来越少,A将倒闭的。因此,A只能到第二年才能再获得货币进行支出了。那么当年,A的产出肯定大于投资支出,而1200元转入其他人手中,最大也只能形成1200元购买(消费)。如有储蓄,则少于1200元。这就是产出与消费额背离。于是货币的周转,不能形成更大的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3:25:05
“货币使用了12次”,不等于投资了12次。所以,“总支出”1200元不等于投资了1200元。

生产消费循环可以在不扩大投资(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下进行,此时流通速度就不变,货币也不会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3:31:00
阿梁 发表于 2011-3-20 12:49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18 18:07
阿梁 发表于 2011-3-18 12:45
劳动力也是商品,那么当然可以把家庭看成生产劳动力的经济单位,而且家庭的支出肯定比劳动力的售价(工资)低,也就是说,家庭是盈利的单位。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生活中的消费就是家庭产出劳动力的成本。这个观点逻辑上是成立的,但传统经济学不这样看问题。因此传统经济学发现不了货币流通中的隐藏的“逻辑错误”。
要是“家庭的支出肯定比劳动力的售价(工资)低”,其“低”的部分就是储蓄——但你的分析根本没有涉及储蓄。
在我们讨论的帖子里,确实没有设置储蓄参数,这是为了让问题更简单些。在我的文章里,有关于并存储蓄的循环,那样,问题将更快地显现。详见日志里的分析。
你的储蓄,只有存款没有贷款,分析的也有问题。(不讨论这个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跳至第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