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6891 4
2011-02-19
经常在网上或书上看到一些经济学笑话、趣闻、故事等。我想,计量经济学方面也一定有一些相关的笑话、趣闻、故事吧,建议大家发帖汇集、共同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19 16:31:58
刚在网上看到一段,如果你看过电影《大腕》,那么再看下面的内容就挺逗: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切记如下潜规则:
一定得选最复杂的计量方法,用别人无法获得的数据,写出能让人明白但看不懂的论文。
控制变量直接放你所能想到的,起码也得五六个。
什么序列相关呀,异方差呀,bootstrap呀,能加上的全给他加上。
论文开头有复杂新奇的关键词,致谢里都是学界名人。
字里行间都带脚注,引用全是英文文献,特专业的那种,
读者读到这里,甭管他有没有看懂,都得跟人家说一声“我的方法来自ECONOMETRICA”,一口专业的计量术语,倍儿有面子。
论文中要有几个图和表,散点图得带标签的,光这些数据标签叠加在一起就晕死几十万人,
再放一个超级复杂的方法论“简介”,推导过程带逻辑跳跃性的。
就是一个字儿——晕。随便瞄一眼就得眼冒金星。
周围的同学不是用NAG、C++就是FORTRAN,
你要是用GAUSS呀MATLAB呀,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说这样的计量论文,得写多长时间?
我觉得怎么着也得两年吧?
两年 ?那是傻瓜!
最多两周。
你别嫌快,还有更快的呢。
你得研究作者的发表心理,能够在两周时间内写一篇论文的人,
根本不想花两年时间去写。
什么叫计量大师,你知道吗?
计量大师就是:做什么样的计量,都做最晕的,不做最好的。
所以,我们做计量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晕!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1&from^^uid=118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6:40:18
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吧,对计量的初学者会有些许震撼:
“湮没在历史深处”,作者:赵泉,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家茶座》2008年5月第37辑
网上可以搜一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7:12:10
lz说的那段比较经典,不过也反映了现实状态,到底什么是好文章的标准,现在看来已经有些模糊了,不过要想留下传世之做,我想lz笑话里面的文章估计就算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5 23:12:23
用成语“滥竽充数”和“三个和尚没水喝”形象地解释F检验与 t 检验的关系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整体吹得好,F检验通过。)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独奏,南郭处士就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进行一个个的 t 检验时,南国先生没有通过 t 检验,被淘汰了。)  这说明F检验通过时,还有必要进行 t 检验。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t检验通过时,还有必要进行F检验。两个检验不能相互替代。
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