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篇申论文章的好坏优劣,可以有很多标准,如主题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完整,逻辑是否严密,层次是否分明,语言是否规范,字体是否美观等,而其中最为要害的当属主旨问题。主旨之于申论文章,正如灵魂、思想之于人。一篇没有主旨或者主旨模糊不清的文章,就如一个行尸走肉或者智商几近于零的人,是聊胜于无的;而一篇主旨错误的文章,就如一个智商正常,但价值观、世界观扭曲的人一样,不能成就一个人本来应当成就的价值和意义。可见,主旨对于申论文章的重要性,非比寻常。
从相对抽象和宏观的角度来理解,申论文章的主旨,即是通过整个主题的讨论要表达和反映出来的总目标、总意图、总原则、总价值和总主张。如要通过对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讨论,表达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和谐,要重视环境保护,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要通过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的讨论,表达发展的过程中要兼顾各阶层利益的协调统一,要统筹效率与公平,要让广大群众普遍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对黄河治理问题的讨论,表达人类在面对自然界的时候,要在强调征服和改造的同时,更加注重认识基础上的尊重和尊重基础上的利用,等等。而从更为具体和微观的角度来理解,申论文章的主旨,即是针对材料问题所表达的观点。基于问题本身的层次性,主旨也是有层次划分的,依照抽象性递减的次序,可以分为观点、对策和措施。
措施所发挥的功能就像脚、鞋子、拐杖之于行走,对策所发挥的功能就像路线和方向之于行走,而观点所发挥的功能就像出发的目的之于行走。所以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出其中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序列。一篇文章,可以没有某个特殊的措施和对策,但一定不能没有观点。就如同一次行程可以没有一支拐杖、一条最佳线路,而不能没有目的一样。
申论文章的主旨寓于材料,必是通过材料文字的表述,或明或暗地透露出来,“告诉”了考生。考生基于对材料的理解可以从中提炼、把握多少,取决于自身的知识储备、理论水平和理解能力。可以说,一篇申论材料,考生能从中理解的信息是会有不同的,甚至会存在巨大的反差,直观地体现出来,就是考试分数的差异。在申论文章中,若考生基于对材料信息的准确、全面、深刻理解,提出并恰当论述了符合材料主旨的观点,那可以说这篇文章中的观点即是考生“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观点,而如何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或错误,提出并论述了不符合材料主旨的观点,那这篇文章中的观点即是考生自己的观点,与材料无关,是错误的观点。
所以,写好申论文章的前提和基础,是准确理解申论材料的基础上,依据申论要求所限定的方向和风格作答。唯其如此,才能做到题我一致,主客统一,最终取得考生的成功。光华王丰老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