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3632 21
2011-02-21
希望郎咸平教授成立一个基金,用真金白银打败索罗斯之流。不能停留在脱口秀阶段,既然有知识,又有最新数据,不能大胜,小胜也可以。要像古代的廉颇,不能像赵括---纸上谈兵。为华人争口气,也让国内的高管们学一学,中国人非常聪明,需要团结起来,用智慧战胜他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20:49:05
经济学家根本战胜不了投机性市场。
 金融界人士可能都熟悉美国曾有一家著名的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这家基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具有明星般的轰动效应:它由两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默顿和舒尔茨参与组建和运作,另有不少金融界的著名交易员和学术界的权威泰斗加盟。然而就是这家基金,在1998年它成立后的第四年陷入崩溃边缘。若不是当时美联储力挽狂澜,召集14家银行向其大举注资的话,它也就难免灭顶之灾了。

  但大家也许并不知道这家对冲基金的亲戚——“白金木林资产管理”(Platinum Grove Asset Management)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终于难逃厄运。因为损失惨重,投资者回抽资金,该基金基本上偃旗息鼓了。舒尔茨是这家基金的主席,默顿则是它的高级顾问。换言之,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两次市场展试身手,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就是均衡迷恋,不可能战胜市场。
智商是个必要条件,但不充分。牛顿也赔了。所以还是凯恩斯厉害。
郎要是能干好他早就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21:06:59
悲哀,太多赵括,不见廉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21:12:26
知识上的优势并非一定能够转化为盈利能力上的优势。大家可以和自己经济学或者是金融类学科的老师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有股票或其它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我的经历是这样的(哈,尽管样本小了些,但包括国内的老师和国外的老师),他们绝大多数并没有将太多精力或者太多的资产配置到风险资产(除了一个潜心研究技术分析的)。搞笑吧,就好象荐股的人自己不买推荐的股票。或许接受的正统教育天天强化市场是不可战胜的意识(买指数基金吧),或许教师这个稳定的职业让他们风险厌恶指数标高,总之,象牙塔的人很难和市场的王者作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3 09:38:43
貌似叶楚华pk郎咸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