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845 2
2011-02-22
    首次入川拜见岳父岳母(当年仅是候选女婿),席间岳母对我的经济能力提出忧虑(当时研究生尚未毕业),心中不平遂成此文,基本打消岳父母的疑虑,而今岳母已经是外婆了。   
    中国人的家是一个稳定的架构,在繁体字书写中“家”指代的是一个稳定的建筑构造下的有一头猪。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传统中国人的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细胞来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在古代修养的格言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修身”和“治国”的过渡,个人——家庭——邦国——天下,在这种逻辑中可以明显体现古代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程度,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家庭在维系社会稳定过程中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暂时借用这个词语指代西周到清王朝乃至新中国建国之前的历史阶段)中,家和族总是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组织方式存在,很多时候“王法”未必可以凌驾于“族法”甚至“家法”之上……足见家在传统中国人的眼中地位之高。
    然而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这种稳定的架构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于从某种角度上看一家摇摇欲坠:“五四运动”在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同时也将传统的天下家国的概念首次蒙上耻辱的面纱,新中国建国后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更是将中国稳定的社会组织架构通盘打乱,为师、为长的尊位霎时间都崩塌了,那个时候中国似乎再也没有尊长也没有权威,更加忌讳家长、族长。但是中国人的传统积成于几千年漫长的进化,10的政治运动只是从外表上暂时性地毁灭了这种封建习性(此处仅仅为了指代方便,并不意味着笔者接受教科书中的概念,相反地笔者更倾向钱穆先生对封建的观点),内部的根基并未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而随后改革开发后,随着西方现代主义功利观的轰击下,原本已经毁灭了表面的“家的概念”就显得更加摇摇欲坠:上世纪50年代,西方世界在二战后重建中现代主义以其直接、高效、功利的品性获得推崇,在此后的几十年中现代主义(目前即便后现代主义在奋力抗击,但是仍有很多的理由相信现代主义仍然利用本身的功利性占据着这个世界,甚至在今后不短时间内仍然会一直保持这种状态)盛行于主要的西方国家,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将这种功利主义的放开,因此我们看到的时候,现代主义在肆无忌惮地摧残着中国民族传统习性——家的概念。

   从今以我们的社会状况看来,目前的“家”已经不在稳定,在不少中国人的眼里,传统家的概念正在渐渐淡漠,稳定的家已经不再是一个幸福前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心理映射,在不少人看来我们已经不再需要这个家了,这个稳定的家不再是他们避风的港湾而是一个困顿的枷锁,于是很多人开始在这个“枷锁”中不断挣扎,有些人开始诅咒这个“枷锁”,有些人更是将这个“枷锁”远远抛开。如是种种是否意味着家已经不再适应这个社会了,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将不需要这个家了。
   非也,非也,在这个分崩离析的家中,笔者看到了中国社会的摇摇欲坠,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应该向往,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我们倡导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应该唾弃的?什么样的家才是恒久的?
在这个现代主义盛行的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种种似乎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功利主义在它的王道上漫无边际的滑行,不知道您是如何看待这些事情。
   在这些个案现象中,以对钱的看法最为显著。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西方功利主义的钱已经占据了我们的社会,笔者无意否定“无钱是万万不能”的观点,但是对于无限放大钱的功能以至于用中国人的家来交换的观点,笔者万万不能接受。中国人的家是中国人最后的避难所,一旦失去了这个最后的避难所,我们还怎么维系我们中国人的命脉。但是非常不幸,很多人已经自动地唾弃了这个避难所,就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将灵魂出卖给魔鬼一样,这些人获得了“魔法”,这种绚丽无比的魔法诱惑了很多很多人,这些在现代主义旗号下出卖灵魂的人们将会在“注视老头尸体”的时候发现人性丧失的苦痛。彼时,将是一个异常苦痛的时刻,不知道您在挥霍绚丽的时候是否预感到彼时的苦痛。可怜的人们,在挥霍的时候是否可以回头检视灵魂的影子……
   有些人为了钱出卖体力,有些人为了钱可以出卖技艺,有些人为了钱可以出卖身体,有些人为了钱可以出卖婚姻,更有些人为了钱可以出卖朋友、家人。在传统的审美中,出卖体力出卖技艺是值得提倡的:人就是应该劳动以获得回报;出卖身体的人是被唾弃的,而出卖朋友、家人的人是被剧烈抨击的,因为他们已经背弃了中国人的基本审美的。而目前在现代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些行为。为了钱出卖体力是被唾弃的:农民工的艰辛劳动换来的是城里人的蔑视;农民在土地上的艰难耕种换来的不足于养活家口的回报。出卖技艺的人是社会可以接受的,但是不是人们最喜欢的方式。出卖朋友出卖家人的行动在很多时候被社会理解,而出卖身体的人已经慢慢被社会中的部分人接受,而出卖婚姻人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房改的过程中不少人为了得到两套房产而离婚;有人为了出国,不惜与一个毫不相干的洋人结婚;有人了钱财而不惜嫁给爸爸辈分甚至也有辈的人;有人为了钱财可以嫁给花花公子;有人为了地位不惜代价拆散别人家庭;有人为了钱财可以长期潜伏以情人的身份猎取钱财……而更多的是身边一些事情:有个朋友的亲戚年轻貌美却下嫁爸爸辈分的人,但是她为此得到了名车、豪宅。不错,今天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一切商品可以都通过“无差别”的劳动标价,也就是说通过货币衡量所有的商品。可当时我们把我们的婚姻交给市场经济衡量的时候,我们可以轻松的得到它的价格,这个轻松的过程好比浮士德将灵魂出卖给魔鬼,在市场经济的衡量下每个交换者都可以得到自己心仪的价格:豪宅、名车、纸币都有了,唯一失去只是一个中国人的家。在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唾弃一个这样的家,似乎没有任何难度,也似乎没有任何门槛。他们欢笑,他们疯狂,他们为了这种合理的对等的交换感到无比高兴。从某种意义上笔者的哀嚎无异于一个怪物的号叫。不过一个很明显的结果我们是没有办法回避的,将婚姻交换之后你得到了地位、得到了纸币,但是同时你也失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于是离婚与结婚同样都成为获取利益的等价交换,为了功利可以结婚,为了功利也可以离婚。法律意义上,结婚和离婚都是自由的,二者进行的交易成本异常低,不用超过100RMB就可以完成二者的交易,而得到却是多处无数倍的利益。哈哈,你看看这就是现代主义旗帜下的公平交换,也是一种各取所需的交易,市场经济,多么美丽的背景。可惜您是否意识到在这个交易过程的副产品:可怜的小孩或许成为单亲家庭牺牲品,在一个毫无保障婚姻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将没有令心灵安息的家,我们时时必须小心翼翼地防止周边的人是否会出更高的价格买走属于我的婚姻,从而瓦解我的家,另一个角度,我怎么说服自己将心交给一个不保朝夕的“爱人”。在这样的世界里面我们找到一个可以让我安放各种心事的“安全之所”,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安全或者稳定可言,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莫测情况。那还是家吗?我们的人性在哪里啊?难道人性也是商品?当人性沦为商品,我们的社会还有什么希望?我们这个号称龙的传人的种族跟走兽有什么差别,兽还知道反哺,人怎么可以成为这样。
    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巴老的《家》中,家是一个腐朽的急待摧毁的枷锁,从五四时期的时代背景中我们可以清晰的辨别巴老的思路:家已经被封建主义熏陶成一个阻碍时代的枷锁。而今恰恰到了另一个拐点:我们必须从分崩离析的状态中拯救我们的家――一个稳定的,可以安放心灵的家;一个可以组织社会的安定的家;一个有别一般商品的家。我们应该从现代功利主义中拯救我们的家,不能放任功利主义肆意蹂躏一个真正意义的家。
    一个纯粹的家,是一个正常的家,基本层面:男人要负起男人的责任,履行男人的义务,男人应该奋力拼搏,在这个日益复杂的社会中获得回报,维护家庭的经济稳定,爱护家庭成员;女人也必须负起女人的责任,履行女人的义务,维护家庭情感的稳定。在此之上,为了维系一个真正意义的家庭,还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维系家庭的纽带不决不应该是利益,而应该是爱,应该是体谅。我们在审视家庭角色的时候,坚决应该摒弃将物质条件作为定位的前提,因为物质条件随着时间的变化将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比如结婚钱丈夫获取经济受益的能力优于妻子,而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妻子的收入远远超过丈夫,是否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应该重新组织?很明显这个不对!相反的,在结婚前女方优越的条件可能超过男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结婚后男方的收入远远超过女方,这样是否就意味着女方是否要降低家庭地位,以男方为中心?非也,这些都是不对的!维持家庭成员关系的纽带必须是爱,必须是彼此的体谅,是一种超越物质利益的爱的,是一种左手对右手的爱,一种不分彼此的爱。夫妻双方应该永远都站在一条战线,应对所有的挑战。经济地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家庭的基本特征是稳定,将要求稳定的事物置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基础上显然是错误。因此,家的概念应该是以爱为纽带组织起来的稳定的社会细胞,超越物质利益的爱是缔结婚姻和维系婚姻的唯一内核!地位、金钱都将成为这个的杀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22 15:51:35
不错,有思想,目前本人深有感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2 16:39:21
我不相信凭你这一番言论,你就能打动你的岳父母。
你的岳父母被打动的真正原因,应该还是看你是个潜力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