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教育经济学
787 0
2021-01-09
谁是你的精准付费客户?

通过什么方式来筛选精准客户呢?

我觉得,这是两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

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很多电信诈骗的骗术非常的拙劣,对于你来说,简直是骗小孩的,但不妨碍骗子们通过一层层的话术来筛选受害者。

很明显,你不是他们的付费人群。

例子虽然不恰当,但更准确地筛选精准付费人群,却是每一个做运营的朋友每天面对的。

今天,我就想聊下,怎么通过3种方式来筛选精准的付费人群。

内容筛选

从内容去筛选你的付费精准人群是最直接的第一步。

这个内容,其实有多种形式,举几个例子:

可以是你自媒体发布的一篇文章,或者微信公众号,或者今日头条。

可以是你在微信群放的的一段语音,或者一张图片,一段视频。

可以是你在集市上拿着喇叭卖力的大声吆喝。

那么内容怎么起到筛选你的付费人群的作用呢?

我认为至少有3个标准:

1.谁是你的客户?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

很多做公众号的朋友,如果有转化的需要,而不是平常练笔写着玩玩,是很有必要搞清楚你的顾客到底是谁得。

曹大举过这么一个例子,我觉得很有意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一起来看下:

说一个案例:

吴晓波给必要商城发过一篇宣传文(不确定是不是他本人写的),这篇文章标题党性质严重,内容感觉很low,说什么几十个人的公司要打败马云刘强东,不像是著名财经大佬写出来的文风,我在朋友圈都不好意思转,冯爷也吐槽过这篇文章。

但事实上是,这篇文章效果非常好,对必要商城的初期用户引入贡献极大,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这种文章根本就不是给我们看,给我们转的,虽然看上去似乎是行业分析文,假的。

目标群体是消费人群,而不是业内人士。在目标人群里的转化效果非常好。

2.能不能看懂

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当然不能拿给一般人看。反过来也一样。

比方说,一点资讯上的一篇文章,就有朋友在上面评论:

这简直是在怒吼嘛:大哥,你在一点资讯上写论文吗?想给谁看?

3.是不是认同

看懂了文字是第一步,是否认同才是筛选的第二步。

每个公众号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类型的喷子。

这些喷子和键盘手,不认同你的价值观,但不取关,既不会为你的文章点赞,更不会打赏。

除了时不时喷你两句,让你隔着键盘够不着,气的只能隔空对骂。

他们会是你的付费客户吗? 赶紧拉黑。

赠品筛选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商品或者服务,连赠品都没有人感兴趣,怎么会有购买意向呢?

这些赠品既可以是你的产品/服务中的引流款,也有可能是你从阿里巴巴过来的各种小物件。

有很多女孩子是看中你的赠品(超级萌,超级卡哇伊),顺带买了你的正品,符合逻辑吗?

有转化才是逻辑。

付费筛选

经常有朋友私信问我,各种线上分享是不是应该设置一个门槛呢?

设置门槛吧,担心门槛有点高来参加的人数太少。

不设门槛吧,担心来的人太多太杂,什么牛鬼蛇神都过来

我们揽客魔的社群,在曾老师的首次分享中有这么一个很好的尝试:

收取9.9元作为听课的门槛费用,收集起来以后,在微信群里分享结束后再作为红包发出来。

那么,这样的小额付费作为门槛进行筛选有什么好处呢? 基于两个逻辑:

第一点,9.9元或者1元,表达了诚意,筛选了很大一部分伸手党。

第二点,有付费习惯的用户,持续付费的可能性会更高。

其实,还有一个变体,就是收取的门槛费用,如果你接下来买单后续的课程的话,双倍抵扣!

哈哈,膨胀一下有没有!

要的就是这样让你有种占便宜的感觉,如果不买单,好像潜在损失了不少

内容筛选,赠品筛选,付费筛选。

以上就写到这里,希望能帮到你。更多详情了解《揽客魔课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