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市场营销
1003 2
2016-07-10
岛君说

昨天上午8点,岛君的朋友圈“炸了”,被“我买好了30张机票在机场等你 4小时逃离北上广”的文章刷了屏,这条文案由文艺青年们关注的大号“新世相”全权策划,而主角就是一时间占领北京电梯间的“航班管家”。

起初看到这条文案,觉的这个老梗太有“煽动”嫌疑和吸睛效果,而后果然有很多媒体自愿或是不自愿的尾随,不得不承认,这一营销事件的确非常成功,仅一小时就达到10万+,光北京地区,首都机场就聚集了一万多人参与。

岛君在这里不想把眼光过多的聚焦在该事件的两大主角上,而是从社会大众与营销的视角切入,透视浮华背后的真相。


来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编辑 / 谢芸子   

2016.7.9



在以这个老梗为主线的营销方案成功后,社会上主要反馈有三:


首先就是那些被戳中“痛点”的、第一时间奔赴机场的男女;第二,则是因结果导向“拍手叫好”的同行业们的跟风效仿。


不可否认的是,本着从宣传效果与参与度两方面的考量出发,“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能引起大量共鸣的,而“航班管家”与“新世相”的两支团队,也因为本次战役开启了新的篇章,更有业内分析认为,创业公司“航班管家”或将与去哪儿、携程等商旅巨头并肩起名。


在7月8日当日,神州专车和携程也效仿航班管家,一前一后推出同噱头的类似活动。


神州专车微信公众号“完美神州”于当日发布文章《四小时后如果你没逃离北上广,请收下这100张神州专车卡!》,携程也跟发“百万旅游基金”,招募1000个名额,赠送往返火车票;然而从浏览量与留言的参与度来看,截止今日午时,这些跟风效果似乎都不尽人意,然而主办方或许也并没有多大预期。


而第三种声音无外乎是批判了。


岛君预览凤凰网、36氪、领英LinkedIn等媒体所发布的文章,发现批判的主要还是围绕是否该逃离“北上广”的老梗上,而论调也主要以“只有北上广才有诗和远方”、“只有一线城市才能慷慨地奖励那些最疯狂的头脑和想法”等等。


实际上,不论人云亦云或另辟蹊径,只要谈及“北上广”的话题就未免不落俗套,就必然会牵动人们的神经。其中,领英LinkedIn文章中的一席话让人颇为深刻:“城市和城市是不一样的,如同姑娘和姑娘也是不一样的。刻骨铭心的,终究只是内心的那一位。”


其实,不管是“逃离”还是“坚守”,过分渲染,都会让人嗤之以鼻,这也是神州和携程紧随其后却效果甚微的原因。


更吸引人的,则是在上一轮“逃离”风波后,掀起的“逃回”浪潮。

实际上,“逃离北上广”本来就是媒体炒作出来的伪概念,几乎每一篇都是打着新闻旗号的“抒情散文”,文章的写作手法无非是通过采访几个蚁族ABCD,将他们的经历与苦难声情并茂的道来,然后他们“衣锦还乡”、然后他们“遵守孝道”、然后他们要去寻找“诗和远方”。


本次航班管家联手新世相的营销方案也不外如是。


然而“逃离”后呢?媒体又再亦步亦趋,找几个还乡后、曾是蚁族的EFGH,将他们回乡后被父母逼婚、被小资本家看低、好山好水好无聊的落寞心态淋漓的展现出来,得出“逃回才是王道”、“我要重新拥抱繁华”、“找回青春”、“高唱北京北京”的新论调。


同理的,还有“留学生回国发展”等专题,岛君就不一一指出了。


其实,不管是“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不管喊声多么震天响,都缺乏客观事实与数据支撑,究竟是逃离的人多,还是涌入的人多呢?


对于“北上广”,或许本来就没人请你来过,谈何逃离?


就像领英Linkedin文章中说到的,“前途”才是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最大“春药”,并产生拥有宗教般的号召力,让你甘于做梦想的传道士和理想的雇佣兵,虽然愿意一搏的年轻人要比“妈宝”少很多。


当然,逃离“北上广”的未必是失败者,也可能只是开辟了一条新路罢了。但是在这个人人皆是媒体的互联网时代,利用话语权将少数人的声音无限放大,给人造成一种“主流趋势”的错觉就未免“鸡肋”了。


不管“逃离”还是“逃回”,都伴随 “现代犬儒主义”的影子。


现代犬儒主义是指通过幽默或厌倦尘世的方法来抑制情绪上焦虑的模式,以不相信来验证合理性,而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来看,年轻人的这种看似悲观的“逃离”或“逃回”,其实都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文化适应。


在中国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下,人们通过获取文凭、努力奋斗等方式在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实现流动,这种流动绝非简单的文化再生,年轻人通过考虑经济、文化、政治等具体层面的要素,在经历了复杂的冲突后进行选择,所以从很多时候来讲,这是一种文化适应行为,不能一概而论,也就不能简单的用一个“逃”字来概括。


当然,这里也并不排除玩世不恭、厚颜无耻装崇高、无所不为的犬儒主义的负面特质。


在移动互联时代,抓住客户人群实属不易。


我们举一个维珍航空的例子:


维珍航空在它进入旅行市场的时候,其他一些大的旅行公司都在安于现状,他们仅为客户提供拥挤的座位和一些基本服务,让飞行的旅客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而维珍给自己的定位是:致力于让旅行变得更加有趣的航空公司。其实这才是旅客们最需要的。


每年维珍航空都会为旅客提供极具吸引力和话题性的活动,来赢得旅客的注意,也更好地提升了他们曝光率和声望。比如,在维珍航空9周年纪念的首航上,维珍航空通过Twitter分发了只售9美元的1000张航空票。而“9美元”营销带来的影响和价值远远超过几张机票的成本。


维珍航空的案例证明,如果你想得到客户的注意,就必须理解客户参与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新世相与航空管家这次沸沸扬扬,但在注重客户的参与性外,航班管家是否抓住了精准客户?


航班管家一直标榜自己有直销、快速出票的特点,这些需求往往是商旅人士所需要的。


反观本次营销活动,新世相虽然反复强调 “逃离”的最终目的是“感情链接”,然而相信连接到的更多还是学生、或是并无太多压力、刚步入社会、易盲目跟风的年轻人,我相信真正需要让心灵休息、需要“逃离”的成熟人群,还是会回到办公室,也并不需要被强制做主、甚至是无目的在天上乱飞。


然而此次活动还是被广为关注了,所以说,本次的营销活动还是十分顺利的,却再一不能再二、再三。俗话说你方唱罢我登台,那么在营销戏份唱足后,是不是也该轮到产品方粉墨登场了?


参考资料:

《谁都想逃离北上广,那么谁能告诉我去哪儿玩?》,36氪;

《我们为什么要逃离北上广?》, 凤凰网旅游;

《如何评价航班管家4小时内逃离北上广的活动?》, 知乎;

《你逃离不了的北上广》, LinkedIn;

《没有互联网思维 怎么抓住客户的心?》, 联商咨询;

《“逃回北上广”的社会学意义:犬儒式的文化适应》, 和讯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7-11 23:21:5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4 14:05:23
than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