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六:长租公寓进入调整期
2020年是长租公寓遭遇寒冬的一年。依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今年超40家长租公寓企业陷入经营纠纷或资金链断裂。
贝壳研究院分析认为,今年疫情对租赁市场的冲击是长租公寓企业经营困难的直接原因,但长租公寓企业产生风险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三:首先,以包租为主的商业模式单一、灵活性差,抵抗市场波动能力不足;其次,包租模式融资困难,企业容易倾向于使用长期预收款,容易陷入租金贷扩张的陷阱;最后,行业进入门槛过低,经营企业缺乏一定的资质和经验,导致行业鱼龙混杂。
长租公寓的崛起仅仅是最近10年的事情。贝壳研究院指出,在经历了萌芽、起步、大量试水之后,行业已经在2019年出现阵痛,并随之进入反思和调整的阶段。
对比国外租赁专业运营的经验,贝壳研究院提出,长租公寓的租赁机构化、专业化运营仍是发展趋势,但未来行业需要解决融资、合规性两个问题,从而适应利润率微薄的行业现状,以及愈加严格的监管政策。
另外,在发展模式上,相比于重资产的包租模式,托管方式可能更加适合当下中国的国情。国外的租赁住房很大比例采用托管服务模式,托管房源在私人租赁房源中占比更高,行业发展成熟。托管模式既能够帮助业主打理房屋,又不会背负过高的改造成本,更加适合现阶段的租赁市场。
趋势七:老旧小区改造蓄势待发
2020年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元年,尽管政策大力支持,但要想进入这片万亿规模的蓝海却并不容易。
各地落实并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普遍面临三个最重要的困难:第一,居民针对改造意见难以达成统一,阻碍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第二,居民对于改造经济负担的担忧;第三,改造后的物业维护问题。这也导致目前老旧小区改造的居民出资意愿低,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贝壳研究院认为,进入存量时代,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投资转为消费,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房地 产消费的重要并且迫切的组成部分。在“新基建”的框架下,未来老旧小区改造仍有很大的空间有待释放。
贝壳研究院建议,政策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比如,明确老旧小区改造后的持续服务和运营的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通过质押老旧小区更新改造项目的收益权的方式来申请金融机构贷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