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070 5
2011-02-24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不但系统地论述了一元的劳动价值论,也在此基础上区分了形成价值的和不形成价值的劳动。后者就是斯密著名的有关“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学说。   斯密从增进“国民财富”的目的出发,把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看作是“生产劳动”,而将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看作是“非生产劳动”。在区分“生产的”和“非生产的”劳动时,斯密使用了法国重农学派的标准,根据能否产生净收益(剩余),来判定一种活动是否具有生产性。但是他不同意重农学派把生产劳动只限于农业劳动的观点,而强调所有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都是“生产的”。尽管如此,斯密仍然坚持说一切不产生物质产品的劳动都是“不生产的”。   斯密对他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由所作的论证虽然并不严谨,但是却能使人清楚地看清他的真实动机。他之所以把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看作是“非生产劳动”,主要目的在于想尽量减少家仆这一类的劳动者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家仆所作的劳动,如打扫卫生、端饭倒水,可以说是一种直接对个人产生效用的“纯服务”。斯密认为,这种劳动越多,“国民财富”就越少,因而将它视为“非生产劳动”(亚当·斯密,序论及全书设计、第二篇第三章)。   从一般人的消费行为中我们可以推知,如果每个人都必须为所享受到的“纯服务”付出等量的劳动,那就只有当每人平均消费的物质产品达到很高的数量之后,社会上才可以消费较多的“纯服务”。在有史以来的人类社会中,“纯服务”劳动者的数量比按这个标准推出的数量要大得多,这是由于社会中的收入分配极不平等,富人可以用自己极少部分的收入雇用许多的不得不作“纯服务”的穷人,而这些富人为要得到他们所支出的这部分收入,只须付出极少的“劳动”,甚至根本不需付出任何劳动。这样,从事“纯服务”的劳动者多,只是标志着整个国家中的穷人多,标志着整个国家的贫穷。由于意识到了这样的相互关系,斯密才把所有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都与“纯服务”的劳动一样看成是“非生产劳动”。在论证这种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斯密还提出了一个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标准:生产劳动是能产生利润并使资本增殖的劳动(斯密,上卷303-304页)。   马克思在批评了斯密“把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定义为生产性劳动”后指出,“能够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把生产劳动定义为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可是另一方面,人们往往忽略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中同样重要的另一个部分:所谓“非生产的必要劳动”。在讨论商业流通费用时,马克思说,商业的劳动者“执行一种必要的职能”,“不过他的劳动的内容虽可能产生价值,确不能创造财富”

而一切针对古典经济学认识的错误,都源于“价值”和“财富”的混同。正如斯密认为商业能吞噬劳动产生价值,确不能创造财富一样,显然不能把“价值”和“财富”混为一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24 21:17:37
那是150以前的情况,今天的经济就是体验型经济,财富的概念不仅是物质财富,还有留存在人心理上的记忆和体验。
比如,一场音乐会,那是否算是你所说的纯服务。你说它创造财富了吗?如果你定义财富是一种物质形态,那一场音乐会就不算财富。但是如果把心灵的体验也算财富,那么音乐会也算财富。
谁能说好莱坞没创造财富?那些留存于心灵的东西,不比一台电视机电冰箱更恒久吗?
谁能说NBA没创造财富。
今天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不过10%,90%的人口从事各种服务业。这能不算一种财富吗?

即使是纯服务也未必是一对一的。好比餐饮业的服务员,私人医生,私人律师等等,并非为一个人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4 22:00:15
一百多年前的资本主义和现在没有什么区别,如都存在股份制、借贷消费,那时候也是有的。

价值代表的是一种劳动支配关系,根本不涉及个体财富,纯粹满足资本玩人支配人的游以,根本不涉及具体产出。

还变成价值的劳动,最大限度的还给个人支配,对多数人来说,岂不生产更轻松。非把大家整去玩钱的游戏,让多数人更累,某些寄生虫心里才舒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4 22:48:53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1-2-24 22:00
一百多年前的资本主义和现在没有什么区别,如都存在股份制、借贷消费,那时候也是有的。

价值代表的是一种劳动支配关系,根本不涉及个体财富,纯粹满足资本玩人支配人的游以,根本不涉及具体产出。

还变成价值的劳动,最大限度的还给个人支配,对多数人来说,岂不生产更轻松。非把大家整去玩钱的游戏,让多数人更累,某些寄生虫心里才舒服。
--------------------------------------------------------------------------------------------------
100年前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而今天发达国家的经济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这就是最本质区别。

玩钱确实比较累,可是那就是人类的本性。要是不玩钱,人类会琢磨玩权的游戏,玩其他的竞争游戏。

总之,人类的本性就是想超越他人,结果就是竞争。不在钱上竞争,就在其他方面竞争。

你担保消灭的玩钱的游戏,其他游戏会让人轻松不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4 23:18:30
精忠这篇文章算的是学术研究。

我认为斯密和马克思那代人的不足正是他们将财富与价值分离了,于是导致一系列逻辑问题。他们基本都是将自己理论不喜欢的劳动直接打入冷宫,说他不创造价值,于是自圆其说了。这是很粗劣的学术作风,直接影响到今天。他们忘记了他们是在为解释价格现象而建立理论。也许他们记得这一点,但是肯定忘记了价格是财富的价格。假如价值与财富是分离的,那么价值又如何解释与财富浑然一体的价格?正如马克思理论中的一个悖论,当资本家剥削工人创造的价值时,则工人在剥削资本家(资本)创造的使用价值。这种悖论在斯密那儿也是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5 07:21:59
在LZ眼里,所谓服务业,就是富人奴役穷人的劳动。像类似家仆一样的工作。

可是实际情况是,服务业仅仅是穷人在服务于富人吗?
我举钢琴教师的例子,假设他每周只工作15小时,给15个孩子一对一上一小时课程。那么他每月的收入就是每个孩子钢琴费用的15倍。而一个家庭如果拿1/15的收入供养孩子学习钢琴,那么这个家庭的收入水平仅仅与这个每周只工作15小时的钢琴教师收入一样。

所以,服务业根本不仅仅是穷人在服务于富人。为普通人提供服务,一样可以致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