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270 1
2011-02-25
急涨奔逃反转形态(Bump and Run Reversal) [图片]
前言:在外国网站上看到有关这个形态的介绍,本来还想用周末的时候做下翻译,岂料google之后发现竟然有译文的,转帖过来并增加了一些示例图片,不知哪位翻译的,先谢谢了。

    BARR,这一个反转形态,可以作为顶部反转形态,也可以作为底部反转形态,由Thomas Bulkowski 在1997年六月份在 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s and Commodities 初次提出,并收集在他所著的《Encyclopedia of Chart Patterns》, John Wiley & Sons, Inc. 1st ed. 2000, 2nd ed. 2005,  ISBN 0-471-29525-6,  一书中。

    正如该形态的名称所示,急涨奔逃反转形态(Bump and Run Reversal)是过度投机行为快速拉升股价到过高的高度后所形成的反转形态。



    这个形态形成的市场背景,是由于过度的投机,促使价格在向上,或者向下,走的太远,太快。BARR 形态,按Bulkowski归纳,含有三个发展阶段 —— LEAD-IN阶段,BUMP阶段,以及RUN阶段。为了突出市场过度投机造就的走势,Bulkowski提出了要求比较高的鉴别和成立条件。从股票和期货市场,在归纳了大约上千个例子后,统计出很高的成立概率 80 —— 90%。


1.引导(lead-in)阶段:该价格形态的第一部分是引导阶段。这个阶段可以延续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是上升趋势线(上图蓝线)的起点部分。在该阶段,股价按照有序的方式上涨,没有过度投机行为的迹象。趋势线的角度也是比较适度的。如果这条趋势线过于陡峭的话,则接下来的急涨就不会有太大的意义了。但是该趋势线如果太过于平坦,那么此后发生的趋势线突破信号又会出现得太晚。Bulkowski建议30到45度的趋势线角度是比较恰当的。趋势线的角度取决于走势图(半对数图表或者算术图表)的缩放比例和大小。一般来说,对这种形态有一定认识后,通过目视就能确定该趋势线角度是否合适。
 


2.急涨(bump)阶段:在急涨阶段,股价会急速上升,并且与引导阶段形成的趋势线距离越来越远。在急涨阶段可形成一条新的趋势线,该趋势线的理想角度应比引导阶段形成的趋势线的角度要大50%左右,大概为45到60度。同样,对这种形态有一定认识后,通过目视就能确定两条趋势线的角度是否相配。
 
3.急涨阶段的有效性: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急涨阶段的上升是由投机行为所致并且不能持续很久。Bulkowski运用了一种称为“独断的衡量方法”来确认急涨阶段的投机程度。急涨阶段的价格高点到在引导阶段所形成的趋势线的距离应该是引导阶段的价格高点到该趋势线的距离的至少两倍。通过从高点画出一条垂直线,与引导阶段形成的趋势线相交得到一个交叉点,该距离即为价格高点到该交叉点的长度。见下图实例。



4.急涨翻转:当投机行为衰竭,股价冲顶后即形成头部。有时候会形成M头或者接连下降的高点。股价开始向引导阶段形成的趋势线滑落。正如以上图例所示。
 
5.成交量:当股价在引导阶段上涨时,成交量平常,有时候还很低。当急涨阶段开始时,成交量随着股价的加速上涨而上升。
 
6.奔逃(run)阶段:当股价跌破引导阶段所形成的趋势线的支撑后,奔逃阶段就开始了。有时候价格会在趋势线上方反弹挣扎一会儿才跌破。当趋势线被跌破后,即进入奔逃阶段,股价将持续跌落。
  BARR 顶部翻转形态的鉴别,和底部翻转形态的鉴别类似,运行方向则相反。此外,顶部翻转形态对引导阶段支撑线的角度要求比较严格;而底部翻转形态则对引导阶段压制线的角度不那么苛求。鉴于汇市中货币对的特点,一个货币顶部翻转常常是对应的另一个货币的底部翻转形态,为此,在具有能够对照的场合,角度的大小,可以主要用来考量突破后,操作空间的评估,而不是用来对形态成立的严格要求。




7.支持作用转化成阻力作用:趋势线跌破以后,有时会有回抽来检验新形成的阻力区域。包括原来的趋势线以及在原来急涨阶段的低位,此后都可能转化为阻力线。
 
急涨奔逃反转形态可以适用于日线图、周线图和月线图。如上所述,该形态是用来识别不能持续长久的投机上涨行为。由于价格在急涨阶段很快速,接下来的下跌也会很凶狠。

几点归纳和说明:

1、归纳出这形态是用以鉴别价格运行中,反映较大的投机性成分。初始引导阶段形成的角度,和跨度,与BUMP PHASE 中形成的角度,和跨度,之间的差异,作为随意性衡量,越大越好。由于强烈的投机性成分,BUMP  PHASE 快速下跌/上升阶段,产生的价格/价格模式不能持久。随后的上行/下跌(RUN  PHASE ), 运行也将非常剧烈。

2、BUMP  PHASE 压制线/支撑线的角度,和引导阶段的压制线/支撑线角度,通常,如同台阶和平地之间的差异一样,能够直观地明显看出之间存在的跳跃差异。

3、底部/顶部形态,常常以圆弧形形态(在统计中占有70%多),有时也产生双低/双顶,或者一系列低点价位逐渐提高/高点价位逐渐降低的多重低底部/多重顶顶部的形态。

4、在突破引导支撑线/压制线前,价格的运行有时出现犹豫不决的状态,突破后,也常出现回撤测试突破有效性,形成典型的“阻力转化成支撑,或者支撑转化为阻力”产生的过程。

5、形态成立,走势翻转后,指引的目标(度量目标)见下面交易策略要点一节中目标价格的确定。

6、形态常运用在较大的时间框架内。

二、主要的统计

就BARR 底部翻转,Bulkowski 在提出时,收集了360个形态例子。其中,
* 161个产生了修正阶段;199个产生了趋势翻转。
*失败的百份比:在形成对引导阶段的限制线突破后,形态失败的,大约9%(32个);而没有形成突破而失败的,大约19%(67个)。
* 在成功的例子中,价格满足,或者超过度量目标的,占92% ( 271个/293个)。
* 形态平均形成时间:5个月,对应地,其中引导阶段平均为一个多月。
* 出现圆弧底底部,78% (279个),
* 在形态中产生超过一个BUMP  PHASE 的,有52个,14%。
* 突破后回撤的%,38% (136个),完成回撤的平均时间,13个交易日。
* 从最高点开始到BUMP PHASE 低点,下跌28%。
* 从BUMP PHASE 低点,平均上升幅度,37%,最大可能是20%左右。

三、交易策略要点

1、目标价位的测定:在突破点(最好采用当日低点)的价格上,加上引导阶段的价格跨度。这结果,是形态成立后指引的起码目标价位。

2、谨慎的,在(收市价位)突破引导阶段压制线/支撑线后介入。

3、如果在测定的目标价位之前,在接近形态开始的高点附近,价格的上行趋势开始减弱,则在形态开始的前高点附近,平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25 02:46:36
圖片顯示不出來,不過还是要謝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