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教育经济学
825 1
2021-01-18
理想身份心理

每一个人一般都有自己想成为的人,如果你的产品能够让用户做的这件事,正好就是他想成为的某种人的特点,那么他就愿意选择你。

基于这个用户痛点,我们需要洞察你的目标用户他们一直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渴望强化自己的什么身份特征,而他们想成为的人一般有什么特点。

最终你要做的就是把他们渴望的标签与你的产品建立联系。

陌陌:我是陌陌分之一

招聘广告

We need a Trainee,the old one became CEO

我们需要一位实习生

因为之前的那位已经成了CEO

No.8

回避身份心理

这个用户心理痛点其实就是与上面的相反,如果你的产品能够让用户做的这件事,正好能够让他不变成他不想成为的人,那么他就愿意选择你。

基于这个用户痛点,我们就需要洞察你的目标用户他们一直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人一般有什么特点,最终你要做的就是把他们不想拥有的标签与你的产品建立联系。

《经济学人》杂志广告

我从来不看《经济学人》

管培生,42

No.9

完型身份心理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已经花了很多精力很多成本去实现某个目标,但就差那么一点点没做到的时候,就很容易为这差的这一点付出行为,做出选择。

基于这个用户痛点,我们想让用户最终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而什么目标是用户万事俱备但就因为没有采取你这个行动而未能达成的?

在未能达成这个目标之前,用户付出了哪些努力?

你最终为什么就能让用户完成这差的这一点

No.10

两难心理

我们经常不得不在两个都想达成的目标中做出两难的选择,救了老婆救不了老妈,救了老妈救不了老婆,怎么办?

如果你的方案能够让目标用户鱼和熊掌都兼得,让他们不必再做两难选择,他们就容易做出改变,选择你的产品。

基于这个用户痛点,我们在文案里需要分析你的产品或服务为目标用户提供了什么利益?

并且假如没有这个产品,他将面临什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场景?然后再展示你的产品,告诉用户们你确实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两难问题。

方太《妈妈的时间机器》

想捡起心中的梦,先放下手中的碗

途家

想要陌生的风景和窗,又想要熟悉的早餐和床"

No.11

一致性心理

当我们觉得自己的某些认知或行为之间有不一致,造成了自我身份和形象的冲突时,我们就会想要改变认知或付出行动,使其保持一致。

基于这个用户痛点,这个时候我们的策略就是要让你的产品和消费者本身的习惯形成一致性。

那么首先就需要思考你想让用户最终要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如果不采取行动的话,这跟他们过去的什么行为有什么冲突?并且,文案上要强烈体现这种冲突感。

最后,你的产品是如何解决这个冲突的,为什么能解决。

(找工作和游戏的一致性)

11个产品痛点文案心理及写法到这里就分享完了。

总之,文案要做的不是创造大众的欲望,而是将欲望引导到你要的地方。

这是你我更应该思考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更多详情了解《揽客魔课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1-18 17:20:53
非常精彩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