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教育经济学
611 0
2021-01-18

一部分人说:创意这玩意儿,是没有方法可言的,是学不来的,一谈方法就着了痕迹,一谈就限制了本该天马行空的思维,呵呵,把创意方法说得跟佛法般玄妙。


不过,盛美之前研发了一个创意工具,参考着国内外历年的杰出作品,创意类型和创意手法被重新归纳,以九计数,然后把两个九组合到一起,就产出了这样一个九九八十一个格子的工具,而生产这个工具的过程,也算是一次“旧元素,新组合”的创意练习。


按此方法持续去思考练习,有效解除了创意枯竭的困惑,也有效治疗了年轻人眼高手低、自以为创意无限的臭毛病。


有人会想,这个工具会不会把创意弄得像八股文一样刻板?答案是:本就是一个工具而已,并非创意的全部,尤其对于入行不久的新人,当想到没有想法可想的时候,遵循此法去思考,至少可以逼迫自己多想几十个点子出来。


1 竖列,创意类型1-9


有些作品类型明显且单一,但有些作品集中了两种甚至以上的创意类型于一身,到底归为哪一类,主要看创意的概念和意图,依个人理解可灵活解读,并非那么教条。


创意类型之1:呈现问题


切入点:把问题集中夸张。消费者目前存在的困扰是什么?未使用本产品会有什么问题?使用竞争对手产品会有什么问题?使用错误会有什么问题?

创意类型之2:解决问题


切入点: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消费者需求,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呈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过程,或者问题解决之后,改观的状况。


创意类型之3:产品示范


切入点:强调产品自身。从产品本身的属性或特征出发,进行直接的夸张呈现,或使用产品之后,达成某种效果的夸张呈现。


创意类型之4:比喻/比拟


切入点:事物间属性的相似性。比喻是汉语修辞格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修辞中的比拟手法可归入此类,可以拟人,也可拟物。

创意类型之5:象征


切入点:事物间的关联性。用具体事物替代事物,或用具体事物直接呈现抽象概念,比如:服务、快速、新鲜,修辞手法中的借代、移用可归为此类。


创意类型之6:类同


切入点:主观制造的相似性。异中求同的游戏,在不同的事物之见制造相似点,形似为最为常见的创作类型,越巧妙自然,分值越高。

创意类型之7:比较


切入点:以参照对象强化产品。借用事物间属性的反差或类同,进行比较或者映衬,以此突出产品的某个特性,修辞中对比、映衬、层递均归于此类。

创意类型之8:戏剧性


切入点:制造故事情节。不仅仅是产品特征的描述,包含了前因后果的思考,借用主体元素,在起伏转呈的趣味中传递信息,此类型常包含其它类型特征。

创意类型之9:文字/声效


切入点:玩弄文字或声音。常称为文字游戏,或声效游戏,跳出图像视觉,从文字及声音本身的特性出发,进行改变,在文字类别里,借用音、义、形进行创作较为常见。


2 横列,组合手法九至一


有些作品的组合手法,并非那么确切明显,可能是多种组合手法的组合,也可能是完全看不出手法的呈现,往往手法越不明显越自然,段位和分值越高。


缩放。颠覆体积,让大变小或更大,反之亦然,比如耳朵比脑袋大,脑袋比身子大。


变形。颠覆形状,方圆长短横竖,比如螺旋状的脑袋,三角形的屁股。


破坏。颠覆整体性,破碎化,但主体基本保留,比如脑袋像魔方一样扭裂。


减除。颠覆完整性,减少一部分或全部,比如一只眼睛的头或没有头的身子。


倍增。颠覆数量,使同个或同类事物数量增加,比如脸上四只眼睛或身子上两个头。


替换。颠覆固有元素,使本该存在的元素被更替,比如脑袋是地球。


反向。颠覆位置或角色关系,使元素方位相反或角色对调,比如鼻孔朝天,沙发坐在人身上。


错位。颠覆实质的位置或关系,使位置偏移,让无关的事物相关,比如:鼻子长在屁股上。


拼接。颠覆关联性,把原本无关的元素拼接到一起,比如:头和屁股长在一起。


组合手法之一:缩放


颠覆体积,让大变小或更大,反之亦然,比如耳朵比脑袋大。

组合手法之二:变形


颠覆形状,方圆长短横竖,比如螺旋状的脑袋。

组合手法之三:破坏。


颠覆整体性,破碎化,但不会缺失,比如脑袋像魔方一样扭裂。

组合手法之四:减除


颠覆完整性,减少一部分或全部,比如一只眼睛的头或没有头的身子。

组合手法之五:倍增


颠覆数量,使事物数量增加组合,比如四只眼睛或两个头。


组合手法之六:替换


颠覆固有元素,是本该存在的元素被更替,比如脑袋是地球。

组合手法之七:反向


颠覆位置或角色关系,使元素方位相反或角色对调,比如鼻孔朝天。

组合手法之八:错位


颠覆实质的位置或关系,使位置偏移,比如:鼻子长在屁股上。

组合手法之九:拼接


颠覆关联性,使无关的元素拼接到一起,比如:一半人头一半狗头。

3 这个工具怎么用?


我所认同的“广告创意是个什么玩意儿”,便是:利用旧的元素,进行新的组合,形成独特、反常规的结果,以此代表某种具体含义,把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


元素,并非只是具象的物品,也可以是事物的某种抽象属性,比如气味、比如颜色、比如声音、比如人或动物的行为特征等等。


此工具犹如纵横交错的梳子,竖列为创意类型,是思考角度的切入,用于指引创意的发想方向。横列为组合手法,是元素组合技巧的应用,是让元素产生非常规变化的参照手法。


在创意发想之时,可按照先竖后横再交叉的顺序进行思考,有助于打开禁锢的思维,梳理出数十种甚至更多的不正常的创意点子。


也可以作为日程生活中的创意练习工具,随时随地让事物发生格中的种种变化,久而久之,创意便不再是一种职业技能,而会成为你的思维习惯,也就是本能。

这些内容是在“揽客魔课堂”里了解到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