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2417 5
2021-01-26
研究X与Y的关系,并发现Z可以作为中介变量。楼主的问题是,在研究Y的文献中,Z常常作为控制变量出现。按照温忠麟的逐步回归的检验方法,第一步主效应方程中是不包含Z的,第三步才加上Z。想请教我是在第一步就把Z加上,还在主效应中先暂且不加上Z这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3-21 22:15:09
同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3-29 15:42:30
楼主有答案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2-24 11:57:55
思路可行,控制变量作为中介变量,那么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那就有直接效应(x-y)加间接效益(x-M-y),假如总效应为正,间接效益过大,那么直接效应降为负。这种情况要根据加了控制变量对直接效应的影响来看。这要结合因果逻辑(经验判断,或者常识设定)来进行设定前面的模型,不然后面解释起来费劲,给自己挖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2-24 11:57:57
思路可行,控制变量作为中介变量,那么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那就有直接效应(x-y)加间接效益(x-M-y),假如总效应为正,间接效益过大,那么直接效应降为负。这种情况要根据加了控制变量对直接效应的影响来看。这要结合因果逻辑(经验判断,或者常识设定)来进行设定前面的模型,不然后面解释起来费劲,给自己挖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6-9 15:44:28
在中介效应分析中,处理中介变量(Z)与控制变量的角色时需谨慎。若文献中通常将Z视为控制变量,这表明它可能影响Y的变异但不被X直接作用,或者是为了消除其对XY关系的影响。

然而,在探讨中介效应时,你关心的是Z如何在X和Y之间起桥梁作用——即X通过影响Z进而间接影响Y。因此,按温忠麟的方法(也称为逐步回归法),正确的步骤是:

1. 第一步:检验X是否直接影响Y(主效应模型);
2. 第二步:加入中介变量Z,检验X对Z的影响以及控制X后Z对Y的独立影响;
3. 第三步:同时包含X和Z于模型中,观察X对Y的直接效果。

若在第一步就将Z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可能会错误地假设了Z仅是外部扰动因素而非潜在中介。正确的做法是在第二、第三步中考虑Z的中介效应。

报告结果时:

- 首先描述X与Y之间的初步关系(无中介情况下);
- 然后说明加入中介变量Z后,X对Y影响的变化情况,以及Z本身是否受X的影响并转而作用于Y;
- 最终分析中应明确指出控制了哪些额外的潜在混淆因素,并强调Z作为中介而非单纯控制变量的角色。

若Z在传统文献中被视为控制变量的原因复杂(如共线性问题、理论假设差异等),你应在方法论部分充分讨论这一决策背后的理由,以增强研究透明度和可信度。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