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火了,甚至上升到“盲盒经济”的高度。
自古,买卖都是当面看货,货真价实,钱货两清,货不对板,一拍两散。
不让看货,只许看个袋子,连袋子里装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让你付钱,至于拆开袋子你买到的是“和氏璧”还是“一坨屎”,自求多福。这不是交易,这是拐着弯儿的骂你是“SB250”,而你还乐呵呵地说“有趣”,你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已病入膏肓。
买的没有卖的精。总想着花10块钱得到100块钱的东西,那你是精过头了。你就不想想,卖的人脑子得进多少水,才能100万的东西拆开卖却只收回10万。你就想,也许没准儿保不齐自己就是那百分之一的幸运儿,就能花10块拆出个100块的东西,而其他人才是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倒霉蛋。真相是,倒霉的都是自以为是的人。
其实,我知道你也不信。假如,换成你要买个车,经销商告诉你只要10万块,你能得到什么车凭运气,可能是个五菱宏光,可能是个QQ,也可能是个奔驰大G,请问你还会乐呵呵付款吗,就为那大G?10万不行,那只要5万,你干不干?
不干。那为什么10块钱的盲盒,你就干呢?因为你觉得无所谓,因为你认为自己伤得起。
利用人性中贪图小利、侥幸自信等弱点,而不是通过提供质量、服务等经济价值,攫取不当利益,本质上就是诈骗。盲盒就是非法彩票形式的商业诈骗。
盲盒与彩票类似,都是利用以小博大的暴富妄念,吸引你掏出真金白银去换个“安慰奖”或者“一场空”。
但是,盲盒与彩票不同,彩票是政府背书的一种福利集资形式,钱好歹多多少少还会流向社会福利用途。而盲盒的钱最终只会流向卖盲盒的骗子。抱歉,这里懒得用“商家”一词,不喜欢绕弯子。
而这种诈骗行为,竟然被冠以“盲盒经济”的荣誉!
“经济”得多委屈啊。
“经济”说,你是能富民呢,还是能强国啊?
“经济”说,你创造的价值何在?你让“华为”“大疆”“一重”“沈飞”……这些踏踏实实做事的情何以堪?
“经济”说,天下最大的税,就是“智商税”,因为智商高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