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央行货币数据。
1.整个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存款(全部是电子货币形态的央行清算系统内的法定准备金存款(无法用于清算)+商行超额准备金存款(用于清算目的))萎缩减少1.94万亿人民币,库存现金(用于商行现金业务)无多大差异微增700亿,受疫情因素的后续影响今年农历春节取现发红包现象并不十分突出,M0环比微增5300亿人民币。
准备金存款的萎缩减少,大部分去向央行的ZF存款项目中,ZF存款环比上个月较大幅度增长1.48万亿规模达历史最高规模5.35万亿人民币。
2.M2增长2.63万亿人民币,我国M2反复迭创历史最新高度,规模达221.30万亿人民币。
3.银行体系各项存款增加3.57万亿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8万亿人民币。
4.我国外汇占款微增92亿人民币,外汇储备反而微幅减少51.9亿美元。
根据以上货币数据,我们需要清晰得出一些关键且重要的货币知识或者货币理论,且这些货币知识或理论甚至是教科书上都不会提及的。
A.准备金是金融银行体系内至关重要的血液,尤其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包括商行电子货币形态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和实物现金形态的库存现金)更是我国金融货币体系能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金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银行流动性紧张即超额准备金紧张。
B.银行信贷能清晰的派生存款并导致银行各项存款的同步增长,并最终体现到M2的增长中,而银行贷款即社会的间融融资债务,是社会上使用的金融杠杆。(而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央行再贷款则是金融货币体系内部使用的金融杠杆。)
C.我国外汇储备是一个以美元计价的估值数据,并非真实的外汇流动性,因此对外投资(如投资美债,欧日债等等)的收益变化或者非美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都会体现在这个估值中,因此央行外汇资产(外汇占款)数据显示资本微量净流入,但外汇储备也是微幅减少的。外汇流动性是一个影响我国央行操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货币指标,但是这个数据一般来说是保密的。一旦资本规模化集中流出,就会导致央行的外汇流动性紧张,则会导致央行抛售资产如抛售美债补充流动性,并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且同时也会制约央行对商业银行体系释放基础货币补充银行的人民币流动性。这是一个潜在的十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因素。
D.因为银行体系的准备金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且银行各项存款继续较大幅度地增加,因此银行实际的准备金率则清晰的较大幅度的下行。(准备金率=准备金/各项存款,分子减少,分母增加,则叠加分值较大幅度减少下行)
E.银行准备金率运行趋势的不断下行,其含义我解释过很多次了,请见下面附图中的文字性描述部分。
我国货币体系的运行趋势附图3张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