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5.关于磁性磁极的未解之谜2011.3.7每当想到磁性磁极我就会想到地球与地核的形状。
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产生了惯性离心力,也就有了洗衣机甩干衣物的效果,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旋转椭球体。但是这个旋转椭球体的半长轴不是极半径,而是赤道半径。地球的半长轴,即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1千米,半短轴,即地球的极半径为6356.8千米,扁率约为1/298。近年来根据人造地球卫星观测的结果表明赤道类似椭圆,而不是正圆,所以地球的形状也可以认为是一个“三轴椭球体”。但是这些差值同地球平均半径相比都很小,所以从太空中看地球仍是一个圆球体。
我看过的物理书籍介绍磁性和磁极都以棒型和马蹄形磁铁为例,端面为极、长端为极似为定律,那么球形磁铁、多角形磁铁的磁极是如何分布的呢?地球的磁极为什么不在长半径上呢?据说天有九层,地有十八层,当然这是古人的遐想,可事实上确有分层,怎么分可以慢慢统一,但必有不同的特点,包括形态。以地球为例:外部的形态未必与地核的形态一样,地核的长半径必定是极半径,可长多少、如何形成的、与地球的吸引力有无关系、多大关系还要深入研究。太空的背景温度大约2.7K说明宇宙射线和磁力线的温度极低,可以部分解释巨星体内核形状的成因,但有本末倒置之嫌。原子核有没有壳,何为壳?磁力似乎可以成为一个解释,但磁力线的环绕并不能解释磁力线的由来。磁性、旋转、球形,看来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又有些上帝之手的味道。据说铁元素以上重元素的聚合是吸热反应,以下轻元素的聚合是放热反应,原因是什么?铁元素的聚合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或者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地球的重力可以聚合到化学元素的哪一级?固态内核的存在说明在铁元素以上,水星呢?冥王星呢?月球呢?小行星带的存在说明了什么?都是磁石吗?陨铁又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没有形成环绕轨道?我经常想:一个乒乓球形的磁性材料,内装数个乒乓球形的磁性材料,吸引力和排斥力会使它们如何分布?与原子核是否有些类似?通过实验以上许多问题应该有所答案,我却不具备实验的条件,科学家们实验过吗?为什么不实践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