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点
1.定义: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持有的房地产
a.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经营租赁方式);
b.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c.已出租的建筑物(拥有产权并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租入再转租的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提供相关辅助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应当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d.自用房地产、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e.部分自用或作为存货出售、部分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如果不同用途部分能够单独计量或出售,应当分别确定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投资性房地产
2.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
a.与该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b.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3.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时点:
a.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建筑物:一般为租赁期开始日;
b.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企业将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准备增值后转让的日期
4.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5.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a.成本模式;b.公允价值模式,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6.采用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允许计提折旧、摊销、计提减值准备,已经计提的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7.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允许计提折旧、摊销、计提减值准备
a.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b.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
8.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
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按照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公允价值模式不得转为成本模式
二、主要会计分录
1.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
a.外购: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银行存款
b.自行建造: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开发成本/在建工程等
c.收取租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d.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e.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后不得转回】
f.资本化后续支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等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g.费用化后续支出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
a.外购: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b.自行建造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开发成本/在建工程等
c.收取租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d.期末公允价值计量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降低时借贷相反】
e.资本化后续支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等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f.费用化后续支出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3.后续计量模式的准换
借: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盈余公积(或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