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85 2
2011-03-08

2497.水从天上来

2011.3.8

水在摄氏零度就会结为冰,因此对流层以上、摄氏零下55度的同温层就不应该有水分子的存在,可资料显示(详见《2478.地球大气梯级温度与宇宙射线和次生射线的关系》(2011.2.19))地球大气的热层下部有水分子存在,具体内容如下:

“(四)热层

从80km到约500km称为热层。这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热层下部尚有少量的水分存在,因此偶尔会出现银白并微带青色的夜光云。”我早就怀疑水从天上来,因为氢、氧元素都是地球大气的组成部分,雷电和离子化氢氧分子的聚合很可能是水的源头。知道了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是离子化的氢(87%)、氦(12%)核子以后,地球大气其他成分和水分子的由来又多了一种可能:发生在地球大气热层和逃逸层的核聚变,及后期化学反应。而地球两极的冰,可能主要来自地球大气上层核聚变和化学反应产生的水!那么,地球表面的水平衡是如何维系的呢?雷电可能分解一部分水分子,地心的核聚变可能消耗一部分水分子,氧化和其他化学反应可能分解一部分水分子。当然,化合物普遍存在氢氧根,水也可能有部分来自地心,不过地心的氢氧元素更可能进一步聚合成其他原子量更大的化学元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8 02:34:51
记得小时候很喜欢一本科普读物:《一滴水的故事》,以拟人的手法叙述了一滴水,如何从雨变成水滴,流入江河,汇入大海,又汽化、蒸发变成雨滴的过程。
是哦,H2O,氢和氧,常见元素。感觉在雷电及太阳能等作用下,应该更容易分解等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稳定的水分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8 08:13:53
那是水的循环,而不是由来。
过去有陨冰说,不过陨冰来自液化气体,会还原回气体。太空中即便存在水分子的陨冰,也不会凭空来的,总要先有水分子的产生,而太空条件不太容易,因为水的合成起码要有氧,而氧的原子量很大,根据重力学原理似乎不容易逃逸到太空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