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9208 3
2011-03-08
     我的理解是贸易顺差就是很多外国的货币流入了中国企业,但是中国企业在国内购买原材料,支付工人工资要使用人民币。所以,企业就到银行将其换成人民币,银行并不想持有外币的头寸,就在外汇交易市场市场上通过与其他短缺外币的银行进行交易,也就是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买卖。由于外汇都比较富裕,导致对人民币需求过大,根据价格理论,这会导致人民币升值。而央行并不想让人民币升值,就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购买外汇,压低了人民币的价格。这就导致市场上人民币过多,流动性过剩,从而有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大家说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8 13:27:46
求指导意见吗,大家来讨论一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8 13:45:19
同求答案,也一直疑惑,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8 16:39:16
国际贸易应该是贸易国双方福利水平的提高,结果是双赢的。中国的持续性贸易顺差并不代表着中国不需要美国的产品,而是由于商品价格出现了问题。在国际贸易中汇率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顺差意味着在现行汇率下中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因为进口商品的价格太高而放弃进口,从而导致持续性顺差。要扭转持续性顺差必须要让人民币升值,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能力,才能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促进国际贸易平衡的形成。中国的汇率低估有利于中国产品出口,但不利于国外产品的进口,这种策略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是最优策略,但一定不是永久性的最优策略。持续性顺差是中国资源的纯输出,降低了当代中国人的福利水平。由于美元已不再采用金本位制,美国可以无限制地印制而存在美元贬值的风险,中国的美元储备所代表的潜在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人民币升值不应是来自美国的压力,更应该是中国自觉的行动。僵化的思维和政策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