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069 16
2011-03-09
初来咋到这个版面,发现这里理论大师很多。所以想探讨一个问题。

历史上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有很多,通常认为计划经济有这些弊端:

  第一,对微观经济活动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相互脱节。
  第二,计划容易脱离实际,造成不必要地巨大浪费等等缺陷

我觉得,上述计划经济的局限性是由于上个世纪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没有能够解决供需信息的传递这样的问题。但是,在今天,随着网络技术以及物流技术的发展,上述局限性将不再成为问题。比如说,微观经济的供需矛盾可以采用淘宝之类的网络模式,有需求的人上网发订单,这些订单利用云计算技术来处理,在最近的工厂生产,并用类似于UPS这样的高科技物流系统来递送,这样就既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又不会造成生产过剩,资源浪费。所以,计划经济在今天至少不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应该在理论上(甚至在实践上)探讨重新采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可能性。毕竟,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我的观点很粗疏,欢迎有志者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9 23:00:43
没有任何机器能够预测人类明天将会有些什么样的发明创造,更无法预测这些发明创造将会对现在的需求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0 09:16:09
很好,信息化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将使其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但 在过去,计划经济也曾经相当成功,并不是有了信息技术,才能搞计划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0 12:22:55
在我看来,计划生产方式在理论上需要理清以下几个理论问题。

       1. 商品生产不是一种区别于计划生产的生产方式,而只与所有关系有关,区别于计划生产方式的是市场生产方式。

       商品生产的前提条件必须是私有关系,双方私有的物品按照等价值的原则相互交换,这样的物品才是商品,如果2个物品为同一所有者,那就不存在交换,直接调拨,就不是商品。物品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调拨才能更有利于生产,同样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必须以剩余价值率最大化为原则。而计划生产这一生产方式,重点在于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无论是交换还是调拨,都可以采用计划生产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说,无论是私有关系下的商品生产,还是公有关系下的产品调拨,都可以采用计划生产方式。区别于计划生产的是市场生产,计划生产建立在实时准确的掌握现有生产量和需求量的基础上,在全局计划的指导下生产(我个人认为统一制定全局计划的方法不可行,而应该是每个生产体单独制定自己的子计划,与全社会需求量和现有生产量做匹配,并随着全社会需求量和现有生产量的变化做实时调整,说前者不可行是因为前者的效率远远落后于后者),从而实现生产量与需求量的动态平衡。市场生产是无全局计划的,先旁观其他同类生产量、预计需求量,生产后通过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反馈机制来调整产量,从而实现市场上生产量与需求量的动态平衡。计划生产与市场生产在达到供需平衡的方法上的差别是,前者依靠掌握信息主动调整,后者根据市场上需求价格反馈机制被动调整,使得前者避免了部分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2.计划生产方式并不能彻底解决未来因需求变化而导致已经完成了的生产中资源与成本浪费的问题,而只能解决的是变化后再进行的生产不再有资源与成本的浪费,直到下次新的需求变化。市场生产中需求变化后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供求动态平衡,而计划生产则会立即掌握变化,并实时调整。

       无论什么生产方式,要能解决未来需求变化的问题,就必须能预测未来,至少是一段时间内根据现有生产能准确知道(已经不是预测了)未来生产变化情况,并且知道这段时间内整个自然界内的一切变化,反正就是啥都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0 12:25:06
解决问题有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0 12:26:54
呵呵,解决一点是一点嘛,何必那么渴求,人类社会不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