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会计与财务管理
1873 3
2011-03-10
会计计量:切莫闭门造车
尉然
(江西华泰会计师事务所,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会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应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由于现行会计计量脱离现实,因此现行会计计量还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端例如:现行会计对企业商誉未予计量,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会计计量不考虑时点性、资产属性,人为地制定折旧或者摊销,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因此会计计量的科学性、真实性应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发展。
关键词:会计计量,
理论基础,公允价值,检验标准


会计作为一门基础经济学科,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讲,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从最初簿记发展到今天的公允价值会计、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的发展日新月异。
但现行的会计计量并非完美无缺,与时代发展有很多不相适应地方。首先,企业经营活动是动态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会计计量是静态的话,那么其计量方法是否符合科学的逻辑;其次,人们常说公允价值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从会计理论上讲,公允价值的价值属性是交换价值,实践中采用了混合计量,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具体表现在:1.现行会计计量企业资产价值并非是企业真实的资产价值,对企业自创商誉未予计量。这主要是因为,首先自创无形资产没有具体形态,难以明确管理及货币计量;其次,现行资产观认为资产都应该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即使企业拥有了某项未来经济利益,如果没有明确的交易或事项,也不能确认为资产。这使得自创无形资产被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从而使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未能得到真实的反映;2.现行会计计量所有者权益价值并非其真实的市场价格,而是近似或者估算企业的清算价值。在现行市价计量下,企业所有者权益价值即股权价值来自资本市场交易,在现行成本计量下,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价值来自买价及相关费用,在现值计量下。企业所有者权益价值来源于未来盈利水平,而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投入成本、现行市价、现行成本无关,因此得不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论。现行会计计量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是企业在持续经营情况下,估算在企业现时的被清算价值,而并非现时市场价值,因此其最终计量毫无意义3.现行会计计量利润包含价值变动形成利得或者损失,由于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是所有者权益自身变动,因此这种利得或者损失不能构成所有者权益或者利润;4.
现行会计计量没有考虑时间因素对会计计量影响。历史成本不考虑时间对会计计量影响,事实上,企业经营活动是动态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会计计量是静态的话,那么其计量依据显然不符合科学逻辑,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并不真实、有用。公允价值采取复合计量,包括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现值计量等计量方法,其实也就是将不同资产的过去、现在、将来的价值累加形成资产价值,这种不区分资产在不同时点性的价值计量有何意义,就像猿人、现在人、未来人进行相加、比较的结果一样,荒缪可笑5.
现行会计计量将净资产等同于所有者权益。
净资产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过去形成应该归属所有者享有的经济利益。两者之间在会计计量上并不完全相等,也并不是同一概念。事实上,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从来不等于所有者权益6.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合并会计报表处理没有考虑是否具有合法性、合理性。从法律理论上讲,母公司与子公司均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对外独立承担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合并财务报表会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并入母公司,母公司实际并未对子公司的资产负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合并报表会计处理与实际情况不符,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理论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法律冲突与矛盾7. 资产存续期间资产存在升、减值,人为规定计提折旧或者摊销与客观实际不符;8.
股本折溢价发行的会计处理使实收资本不等于股本。造成这些会计计量弊端和缺陷的根源,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对会计计量的干预和扭曲,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计量中的稳健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往往与会计计量的真实性、客观性相左,因此,这种经过人为处理过的会计信息真的有用、相关吗,笔者不敢苟同。

200942日,美国财会标准委员会(FASB)决定,放宽公允价值计价准则,给予金融机构在资产计价方面更大的灵活性,由此放宽按公允价值计价(逐市计价)的会计准则,难道这种修订后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可靠和相关吗。如果会计计量不以实际存在或者发生市价计量,而是依据所谓模型计量的话,那么会计的真实性、客观性从何而来,难道这种违背真实性的计量方法真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吗,果真如此的话,会计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不同意,市价1元资产能按100计价,同样,我也不认为,市价100元资产能计成1元,如果会计真的这样干的话,会计就成了游戏工具,而不是科学。公允价值是美国人提出,他们认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提供更有用的会计信息,现在又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修订,以便金融家想怎么计就怎么计,却贴上“公允价值”的标签,在全球贩卖。
会计这门科学是在实践产生的,应该在实践得到检验、发展,而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臆断和经济利益的需要。科学实践表明,科学理论产生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以严密的逻辑推导形成知识体系,并在实践中检验、发展。因此,会计理论丰富发展、计量政策改变必然以客观实际为依据,与时代同行,否则,会计极容易成为艺术或者牟利工具,从而影响会计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10 00:43:09
对上述观点,有些赞同,有些不赞同。
会计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计量,将经济业务用会计术语表述后,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进行反映,帮助利益相关者获取信息,做出决策。
既然会计能够存续至今,说明目前的计量方式还是能够得到认可的。
根据重要性原则,有些计量方式,把握住主干,枝叶上存在差异,还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合并报表与法律主体不吻合之类,并没有哪个说要求报表反映法律主体的内容。比如,一个公司的分厂,也一样可以编制会计报表,它并不是法律主体。又比如说,可能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也会编制一份类似于会计报表一样的统计表,但这个统计范围显然也肯定不能称之为独立的法律主体。
对于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是否相等的问题,我认为还是相等的。因为从资金的来源和运用角度考虑,资金来源只有两种: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以前的负债已经结清了,在报表上不再得到反映;现在的负债在报表上公允列示的话,剩下来的,自然就是所有者权益了。就好比我个人干活,拿工资等,也借钱。我知道我借了多少钱,负债多少。扣除负债,剩余的,我的资产,就是我个人拥有的,管它是怎么得来的,反正现在属于我所有了,所以,还是所有者权益。
至于公允价值,确实计量上存在困难。但是在目前资本市场发达的今天,投资者是对同一时点的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投资决策的。他们不太可能有时间,也做不到去了解资产负债是怎么形成的。如果一项资产,取得的时点不同,按历史成本计量,在资产负债表上差异很大。这势必歪曲反映的企业财务信息,使投资者无法横向比较,做出决策。所以,公允价值是有探讨研究的必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0 10:58:05
会计计量净资产是企业整体资产一部分,所有者权益体现企业整体资产减去负债,也就是说,所有者权益--现行净资产=商誉价值,所以现行会计计量净资产不等于所有者权益,财务报告分内部和外部,对外发布财务报告是要承担法律责任,不是你的资产说是你资产,不是你的负债说是你负债,难道合法吗。所以会计计量前提必然以法律为依据。净资产归股东所有,但不能说净资产等于所有者权益,这是因为资产计量的价值属性、资产计量范围决定净资产价值,只有在现行市价计量企业整体资产价值时,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否则,必然净资产不等于所有者权益,请问,上市公司净资产等于所有者权益吗,肯定不等,同学们有兴趣去中国会计视野看看我写文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0 13:58:19
谢谢你提供的地址。那里有不少文献。
我们是同行。不过,我看的论文不多。
对于净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问题,我还是从直观上理解,认为差异就在于公允价值计量与账面价值计量的结果差异。反正所有者拥有的就是那么多东西,大家都知道这个报表是按历史成本原则编出来的就可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