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曾伟写,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内容出来。手打拼音,键盘又差,错别字不好请见凉
前言:
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其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还处在100年前的”泰勒时代”.它们没有规范的生产流程、技术资料、奖惩措施,只凭经验在买物料、领物料、加工物料.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没有紧密的关联,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之低,让你只能用”一盘散沙”去形容。
3.特殊创业背景下形成的“王者”心态
大多数创业型的企业老板,其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往往不高,甚至家庭环境也相对较差,正是所处的社会位置使这些老板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努力、勤勉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取得了创业的成功,但这只是事情有利的一面,而事情不利的一面,则是这种特殊的创业心态和创业背景,构成了老板们在选人、用人上难以跨越的自我障碍。这也形成了中小企业在管理上的特殊风格。
这些老板们是些必须通过创业来彻底改变自己社会地位和社会命运的人,不仅如此,创业成功之前,他们受到的是社会的歧视,而成功后得到的却是羡慕的眼光,他们的心态不可能平和,他们的努力绝对不仅仅需要以金钱、赢利作为回报。他们还需要世人的敬佩和赞叹,表现在企业内部就是员工对自己的绝对服从。他们不可能不将自己的企业视为自己的王国,并且将自己视为这个王国的主宰——国王。
中国大陆私企老板的创业动机和需求是双重的:利益和地位。也许每一个老板创业都有这样的双重目的,但对于大陆大多数私企老板而言,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创业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直线上升,而是彻底改变,是一种翻身式的改变。
这种改变的性质使他们对这种改变的渴求显得特别的强烈,甚至有时会超过对利润的追求,而赤裸裸将人们对他的社会地位彻底改变的认可放在第一位。在企业管理以及选人、用人上一个心照不宣的原则是:能力固然重要,听话更为重要。
企业管理体制当然需要被管理者的忠诚度,企业文化也必然应有忠诚的要素,但企业文化强调的是对企业的忠诚而不是对老板个人的忠诚,而老板们在这里要求的首先就是对他个人的服从,而不是对企业的责任。
许多专业管理人员其可笑之处就是不明白老板的这层意思,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凭者所谓的职业道德,来经营管理着企业或者企业的某一部分。当自己的判断与老板的要求相矛盾时,据理力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老板需要精明而副责任的管理者,但更需要尊重自己、敬佩自己的人,因为他有了钱以后,钱的价值逐渐淡化,而人们是否不再把他看承以前他所属的社会圈子中的人,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比钱更重要。
而那些有专业知识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老板视为“有钱的农民”,不管这些专业人员有没有这样想,只要老板认为你会这样想,那么这就触犯了老板心中的天条,他可以不要你为他挣钱,但他不可能承认你对他多年苦心经营而改变的自我形象进行否定,他甚至愿意花钱收买你,只要你心悦诚服地叫他一声“老大”,你的能力差点,没关系,你的学历很低,也没关系,只要你追随他,像追随“大哥”一样的追随他,成为他的人,承认是他王国的子民,你旧能在他的企业生存,而不管你的存在会为企业的运作增添多少麻烦。
因为他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地干,特别是挣到了足够的钱以后,还要拼命干,为的不就是能离那个“原来的我”越来越远吗?为的不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在他面前“俯首称臣”,使他的“王国”越来越大吗?这就是低素质管理人员能在许多中小企业待下来的根源,也就是高素质的人在许多中小企业待不下去的根源之一。
创办企业,还是创建自己的“王国”,试图“翻身”还是挣钱,这看起来似乎并不矛盾的问题,在企业反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尤其是面临引进各种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时,这一问题就变得异常尖锐,遗憾的是显示中绝大多数老板都会自己的“王国”理念,置于企业理念之上,将自己的柑橘置于企业的利益之上。因为钱已挣得够多了,但感觉的满足还远远不够,他们中很少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一直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消失,这是这些年中小企业起起落落、难以做大、难以成功的根源之一。而这的确与这批创业者所出的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紧密相关,可以说,正是这批创业者的动机,这种对线装的不满足以及改变自我命运的强烈动机,他们才有了今天,而又因为有了这样的创业动机,这批老板们便不可能按正常的企业运做规律行事,比如要违背企业运做规律,这也是这批老板也是这批企业的悲剧。
这批老板也好,这批企业也罢,注定要成为一段历史的,而这段历史的价值,并不是产生一批良性云做的企业,而是产生一批有钱人,使他们或他们的后代将来能在全新的心态下创办企业,还有就是提供一个个鲜活的失败案例,警醒死死爆竹创建“自我王国”梦想不放的创业者。
当然,凡是都有例外,少数悟性极高的创业者,通过自己付出了代价以及他人成败的认识,通过自身的修炼,调整了自己的创业心态以及人生态度,以一种淡泊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过去、自己的成功,将企业视为企业成员共同创造的财富,以及企业成员共同生活、共谋成功的作业平台,反器对企业的绝对意志,为各种专业人员的进场腾出“心理空间”,抱着重新创业的心态来实施管理体制变革,敢冒风险,承当责任,并在专家的知道下来实施人生的第二次转变。
他们将是同类中小企业老板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企业不一定个个脱颖而出,但其走向成功的可能性显然比浑然未知的中小企业要大得多。
总之,意识到自己一生当中,除了创业成功是自我的一次巨变,还要意识到创业成功以后,自己必须完成自我人格的一次转变,从心理上完全放弃当初的创业动机,放弃对自己所创造东西的占有欲、控制欲,按企业规律来办事,这对中小企业老板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因为他们甚至会怀疑自己为什么办企业,他们会想念一单一单做贸易挣钱的日子,但正因为艰难,对少数私企老板来说,才正是机会,因为通过这道坎儿,又有许多的对手被淘汰出局,而赢者自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