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06 2
2011-03-11
是曾伟写,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内容出来。手打拼音,键盘又差,错别字不好请见凉
前言:
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其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还处在100年前的泰勒时代”.它们没有规范的生产流程、技术资料、奖惩措施,只凭经验在买物料、领物料、加工物料.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没有紧密的关联,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之低,让你只能用一盘散沙去形容。


3.特殊创业背景下形成的“王者”心态
  大多数创业型的企业老板,其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往往不高,甚至家庭环境也相对较差,正是所处的社会位置使这些老板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努力、勤勉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取得了创业的成功,但这只是事情有利的一面,而事情不利的一面,则是这种特殊的创业心态和创业背景,构成了老板们在选人、用人上难以跨越的自我障碍。这也形成了中小企业在管理上的特殊风格。
  这些老板们是些必须通过创业来彻底改变自己社会地位和社会命运的人,不仅如此,创业成功之前,他们受到的是社会的歧视,而成功后得到的却是羡慕的眼光,他们的心态不可能平和,他们的努力绝对不仅仅需要以金钱、赢利作为回报。他们还需要世人的敬佩和赞叹,表现在企业内部就是员工对自己的绝对服从。他们不可能不将自己的企业视为自己的王国,并且将自己视为这个王国的主宰——国王。
  中国大陆私企老板的创业动机和需求是双重的:利益和地位。也许每一个老板创业都有这样的双重目的,但对于大陆大多数私企老板而言,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创业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直线上升,而是彻底改变,是一种翻身式的改变。
  这种改变的性质使他们对这种改变的渴求显得特别的强烈,甚至有时会超过对利润的追求,而赤裸裸将人们对他的社会地位彻底改变的认可放在第一位。在企业管理以及选人、用人上一个心照不宣的原则是:能力固然重要,听话更为重要。
  企业管理体制当然需要被管理者的忠诚度,企业文化也必然应有忠诚的要素,但企业文化强调的是对企业的忠诚而不是对老板个人的忠诚,而老板们在这里要求的首先就是对他个人的服从,而不是对企业的责任。
  许多专业管理人员其可笑之处就是不明白老板的这层意思,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凭者所谓的职业道德,来经营管理着企业或者企业的某一部分。当自己的判断与老板的要求相矛盾时,据理力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老板需要精明而副责任的管理者,但更需要尊重自己、敬佩自己的人,因为他有了钱以后,钱的价值逐渐淡化,而人们是否不再把他看承以前他所属的社会圈子中的人,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比钱更重要。
  而那些有专业知识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老板视为“有钱的农民”,不管这些专业人员有没有这样想,只要老板认为你会这样想,那么这就触犯了老板心中的天条,他可以不要你为他挣钱,但他不可能承认你对他多年苦心经营而改变的自我形象进行否定,他甚至愿意花钱收买你,只要你心悦诚服地叫他一声“老大”,你的能力差点,没关系,你的学历很低,也没关系,只要你追随他,像追随“大哥”一样的追随他,成为他的人,承认是他王国的子民,你旧能在他的企业生存,而不管你的存在会为企业的运作增添多少麻烦。
  因为他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地干,特别是挣到了足够的钱以后,还要拼命干,为的不就是能离那个“原来的我”越来越远吗?为的不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在他面前“俯首称臣”,使他的“王国”越来越大吗?这就是低素质管理人员能在许多中小企业待下来的根源,也就是高素质的人在许多中小企业待不下去的根源之一。
  创办企业,还是创建自己的“王国”,试图“翻身”还是挣钱,这看起来似乎并不矛盾的问题,在企业反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尤其是面临引进各种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时,这一问题就变得异常尖锐,遗憾的是显示中绝大多数老板都会自己的“王国”理念,置于企业理念之上,将自己的柑橘置于企业的利益之上。因为钱已挣得够多了,但感觉的满足还远远不够,他们中很少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一直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消失,这是这些年中小企业起起落落、难以做大、难以成功的根源之一。而这的确与这批创业者所出的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紧密相关,可以说,正是这批创业者的动机,这种对线装的不满足以及改变自我命运的强烈动机,他们才有了今天,而又因为有了这样的创业动机,这批老板们便不可能按正常的企业运做规律行事,比如要违背企业运做规律,这也是这批老板也是这批企业的悲剧。
  这批老板也好,这批企业也罢,注定要成为一段历史的,而这段历史的价值,并不是产生一批良性云做的企业,而是产生一批有钱人,使他们或他们的后代将来能在全新的心态下创办企业,还有就是提供一个个鲜活的失败案例,警醒死死爆竹创建“自我王国”梦想不放的创业者。
  当然,凡是都有例外,少数悟性极高的创业者,通过自己付出了代价以及他人成败的认识,通过自身的修炼,调整了自己的创业心态以及人生态度,以一种淡泊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过去、自己的成功,将企业视为企业成员共同创造的财富,以及企业成员共同生活、共谋成功的作业平台,反器对企业的绝对意志,为各种专业人员的进场腾出“心理空间”,抱着重新创业的心态来实施管理体制变革,敢冒风险,承当责任,并在专家的知道下来实施人生的第二次转变。
  他们将是同类中小企业老板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企业不一定个个脱颖而出,但其走向成功的可能性显然比浑然未知的中小企业要大得多。
  总之,意识到自己一生当中,除了创业成功是自我的一次巨变,还要意识到创业成功以后,自己必须完成自我人格的一次转变,从心理上完全放弃当初的创业动机,放弃对自己所创造东西的占有欲、控制欲,按企业规律来办事,这对中小企业老板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因为他们甚至会怀疑自己为什么办企业,他们会想念一单一单做贸易挣钱的日子,但正因为艰难,对少数私企老板来说,才正是机会,因为通过这道坎儿,又有许多的对手被淘汰出局,而赢者自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11 08:11:08
3.利用下属,没有团队
  国内的许多知名私企之所以弱不禁风,一点小小的危机就能演变成灾难,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其根源应该在于除了老板没有在企业的问难时刻与企业共存亡,企业缺乏一个充满凝聚力的管理团队。
  其实,许多问题的起因都很小,但往往通过每体的造成声势后,企业人心浮动。此时,如果企业的各关键部门负责人不能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与老板一起出谋划策应对危机,而是考虑自己的进退,则一点小的人事流动,都能引起连锁效应,许多的事无人管、许多的工作无人做,在企业此时最需要的是对它作出镇定合理的解释、安抚,维持正常的运作,而核心管理层的人心不稳,立刻会感染给下层、经销商、供应商。
  企业会处在各种压迫之中,没有时间喘息,没有资金应对,现金流失,一切玩完儿。其阁员就在于危机时刻与企业共存亡的人除了老板以外几乎无人。为什么核心管理层不能像老板一样于企业共存亡?
  原因很简单:平时,老板以利用的心态待人,别人当然也只是利用这个企业和老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就会出现:企业危机来临时,来学习的学的差不多了,自然该走了;来挣钱的挣了不少钱,也该走了;来镀金的得了一些名,也可以走了。被来都是怀着各种目的来到这个企业的,企业好时,大家还可以在这里把个人目的再实现多一点,企业不行了,当然各奔前程,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的个人价值、人生目标与企业捆在一起。企业从头到尾就不是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团队,因为老板根本不想在带队伍,而只是利用人。
  许多的企业问题研究专家喜欢把企业的危机理解成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计划,但其实归根结底是人。有了人,平时这些问题也存在,但能解决,而没了人,人走了,平时不起眼的问题都会愈演愈烈,成为企业的致命伤。
  许多老板在创业的时候,都知道要过一道坎儿,这就是生意。有生意才能生存,这里的生意内容理解成客户订单也罢,理解成产品销售也罢,都是指的市场上的事,他们觉得只要有了生意,企业就可以做起来了,然后尽心尽力去做企业做大了。
  他未曾想过自己还要过一道坎儿,这就是管理。能不能提升管理水平,形成核心的管理团队,能不能把企业内部这么多的部门、这么多的人特别是这么多的专业人才凝聚起来,以及把这么多分工很细的事情管理的井井有条,这对老板而言,是一场人生的大考验。
  它将分出懂得做管理、懂得带团队和不懂得做管理、不懂得带团队的老板。正像他们创业伊始,时常分出了会做生意的人和不会做生意的人一样。不会做生意的人,自然被淘汰,那么不懂管理不带团队的老板也将被淘汰,最终把企业大的老板将是经历过了这两次大浪淘沙,又经历了无数危机的人,他们才能真正的称得企业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08:27:04
很好的文章,應該用心看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