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998 2
2021-03-19
论文是否有文采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矫情、不做作、不媚俗。

学术论文的陈述不可避免地隐含作者的价值倾向,这使论文的写作总是不同程度地染上作者的感情色彩。但是,学术论文在表达自己的价值倾向时,需要尽可能保持克制、节制,尽可能少用“修辞”。

不轻易使用“最高级”或“最低级”的不留余地的修辞。学术论文可以表达作者对某个人或某个观点的赞赏或钦佩,但不必轻易使用“最高级”或“着名”、“卓越”等修辞。最好少用或不用“最……”、“绝对……”以及类似的词语(“说有易,说无难”)。不是完全不可以使用这些修辞,而是最好“少用”。这些词语没什么不好,只是,学术语言需要保持某种节制。节制的语言比夸张的语言更冷静也因此更深刻或更有分量。不知“节制语言”为何物的人,可以视为没学术感的人。比如,“德国着名教育家本纳先生认为”就不如直接说“德国学者本纳认为”。“他的教育理论是最有魅力的”就不如“他的教育理论是有魅力的”更有分量。“有魅力”已经了不起,不必说“最有魅力”。比如,“杜威是绝对清醒的”就不如冷静地说,“杜威是清醒的”。“清醒”比“绝对清醒”更清醒。当自己的研究没有穷尽某个领域时,说话最好留有余地。

避免“过度引用”,尽可能少用“朱熹说”、“马克思说”、“杜威说”、“孙中山说”等排列的句式作为论述。论证一个观点是否成立,需要提出证据或证词,列举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为证词,但不必过度引证。论证一个观点是否成立,即便千万人说了相关的话,也不能说明该观点是正确的。把千万人的口水化的意见聚集起来,依然还是口水化的意见,而不是有根据的知识。无论某个名人说出了什么名言,他的名言都不能用来论证某个结论是否成立。论证是否有效,只能有两个路径:要么采用经验的归纳的路子,要么采用先验的演绎的路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3-19 15:46: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3-19 17:45:22
weixin:一七七四九九六八六零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