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729 4
2011-03-12
  一、作为预测大师的《易》学
  很多人对《周易》感兴趣,并且认为《易》有着不可思议的预测能力,但是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我不用说什么理论性的东西,可以实际操作一下:
  1、再高级的周易预测人士,利用传统方法,在给同一个人做多次预测的时候,所得的卦象肯定不是一样的。
  2、绝大多数卦象的解释可以做多方面的理解,给两个处境完全不同的人同一个卦象,可以做出完全相反的解释。这种情况,对古文越精通越容易办到。
  3、对实际预测灵验的情况,实际是拿模能两可的解释与现实对照的结果。如果事情与现实正相反,这些解释一般也可解释得通的。同样,对古文越精通越容易。这就象解释唐诗的意境一样,可以做无数不同方向的解释都可以被认可,唐诗本身没变,但解释可能完全相反。


  二、作为哲学大师的《易》学
  其实这个不用过多的讨论,大家试着丢掉后人加在《周易》上的解说性文字,只看《易》的原辞,就可看明白,没什么可以称为哲理的东西,不过就是一些占卜之事。至于所谓的“深奥的哲学”只是后人对《易》毫无限度和边际的解说而已。
  一个“潜龙勿用”四个字,可以被说成“深藏不露,等待时机”,也可以解释成“对隐藏自己的心灵很深的人,要小心对待”,解释的是很有人生哲理,但并不是《易》。这才是《易》的哲学——后人添加而已。


  《易》可以称为学,但那是后人研究《易》之“学”,绝非《易》本身有什么“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12 23:03:54
关于楼主的问题我简单的回答一下吧。首先,传统的易学分为儒家易、史家易和卜筮易。孔子曾经就三者的区别进行了划分“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和“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君子德行焉求福,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关于上述文字见马王堆帛书《要》。因此,楼主语境中的“易”为“卜筮”之易。史家易在《史记》中有迹可循。序卦中“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货殖列传》中有“故君子富,好行其德…人富而仁义附焉”。由此衍生出的易学宗派为史事宗,代表著作为《诚斋易传》。儒家易则是十三经列为首位的《周易》。当然,关于易学和卜筮之学,在汉代就有区别。楼主可以去查一下《汉书.艺文志》。易学书籍和卜筮类书籍都有不同的介绍。当然,在下才疏学浅,仅仅懂一点皮毛。不足之处还请楼主指点一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3 11:37:35
1# 烈火实验室
《易经》是一种哲学理念,至于卜卦只是引起人辩证的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3 11:41:28
卜易与易学之间的关系,如 “烈火寓言【放屁的学问】此文原发于国学论坛及烈火实验室主博客”一帖所论
地址: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050884-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5:28:26
阳光港湾 发表于 2011-3-13 11:37
1# 烈火实验室
《易经》是一种哲学理念,至于卜卦只是引起人辩证的思考。
确切说,你说的是《易经》以外与的解、注之类的内容,这些与《易经》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