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个事物总会与周围的事物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要在联系中把握事物。人既与周围的事物发生着各种联系,产生各种关系,人也与周围的其他人产生联系,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两个人,背后可能有多种关系。不是有人研究说,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两个人,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扯上关系吗。根据这种观点,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人,都很容易就能产生关系了。世界上遥远地主的一个人正在沉重的灾难之中,就极有可能会影响到你我。把世界上的人都通过不多于六个人的连接拉扯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关系网。
但这里要讨论的并不是那样的一张想像不出多大的全球关系网,而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稍留心一下就能清清楚楚地摆在自己面前的一张个人瓣社会关系网,这张网对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张网不论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都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唯物主义者们不信命,从而否定有关命运的说法。但这里所说的“社会关系系着个人命运”中的“命运”,不是以前哲学理论中的“天命”、“宿命”等命运的说法。这里的命运指的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对他个人的成长造成的影响,对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选择与放弃造成了影响,造成了个人生活中的各种机遇等,一个人的这些由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不同影响,对其他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常有一句话说“同人不同命”,其实是不对的,世上任何两个人都不可能是相同的,其命运当然也就不同。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人,人是社会的产物。我们把握一个人,认识一个人,离不开分析其社会关系。比如,你随一个同学到他家去玩,见到同学的父亲,同学的父亲不但问你的名字,往往会问你家在哪里,特别是问“谁是你的父亲”,当你回答后,他说:哦,你的父亲我认识的。然后,这个同学的父亲就能清楚地知道你是谁了,你不但是他儿子的同学,还是某人的儿子,可能在以后提起你来,还是说某某的儿子。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一个人,认识一个人了。当然,场合不同,提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同,不一定是父子。有时候会提是某单位的人、某人的同学、某人的朋友等。由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最起码会有一种一生下来就存在的确定的他人与其的社会关系。如果一个人没有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他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例如大家所熟悉的“狼孩”,出生后被狼叼去养大的,没有人的言行,也没有人说他是自己的儿子,他也没有人的思维,只有人一样的躯体,我们并不承认这个“狼孩”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当这个“狼孩”被发现后,被带入到人类社会生活了几年后,有了一定的人类的思维,与周围的人建立了一定的关系后,我们就承认他是一个人了。
一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固定的社会关系中,撇开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单纯就个人来讲,就有其固定的关系网在罩着他。他生下来后,祖辈是确定的,这个由不得个人选择,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如果有的话)都是确定无疑的,毫无选择的余地。由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母亲的兄弟姐妹等直接给他附加上的各种直系或旁系亲属之间的关系也是确定的。所有的这些关系叠加在一起,对个人的命运起到了攸关的作用,在其一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两个人的不同,不仅是年龄、性别、出生时间、形体容貌等方面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其所处的和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在一开始,其出生所在的家庭环境对他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其父母在社会中的地位,确定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虽然我们都说人生而平等或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关于平等的话,但这些只是存在于观念中的。实际情况并不会是这样。君不见中央人物的儿女们享有特权吗,省市领导人的儿子在地方也成为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吗?人们见到一个领导的小孩,会说他是某领导的孩子,对富裕人家的孩子也是给了不同于一般孩子特别是穷苦人家孩子的眼光。一个亲戚对其穷富不同的亲戚家的孩子的态度都是截然不同的。这些现在在中国历来如此,大家也就没有怀疑其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没有怀疑其合理性。于是乎,各级官员的孩子与富家子弟就获得了较高的地位,其成长的过程中就享受到了一般孩子享受不到的特权。
大家到中小学里了解一下,情况就十分明显了。老师们对父母地位较高的孩子,即使是比较调皮、学习成绩很差,态度也是和蔼可亲的,对父母地位较低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好的脾气了。地位较高的孩子其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各种特别的保护。由于大人的影响,在孩子们的心中,也早早地树立起了对地位差异的不同态度。所有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一定的改造,形成他们为人处事的态度与方法,这些在其今后一生中起头重要的作用。除了父母之外的其他亲属的地位也会造成类似的影响,所不同的只是亲属间的亲疏远近程度不同而影响作用的大小不同。
这个人一生下来就确定的社会关系,不仅确定了其地位,还影响一个人人生中所有的机遇不同。首先,出生出生的环境不同,所能受到的教育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高官的子弟直接进入了高干子弟学校,在最好的环境中读书学习,即使学习成绩不那么好,也不用怕,自然有合适的高一层次的学校等着他去就读。而即使是在京城、省城里的普通孩子只能进入一般的学校去学习,完全靠个人的努力拼搏着上大学。如果幸运些,家里很有钱,还有可能读贵族学校。如果近亲中有上面那些比较好的人家,也大有可能跟着沾光。从这些情形看来,所谓的教育平等、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话,永远只是一句空话。
机遇的不同,还表现在就业的机遇不同。就业的具体情况对一个从学校走上社会的成年人来说,是影响其今后一生发展最主要的情况。一般老百姓的孩子,大学毕业了,品学兼优,大都可能像无头苍蝇那样到处碰撞着找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就得看运气如何了。刚好有某个单位要这样一个人,刚好又没有其他有特殊关系要照顾的,刚好人家又提出你的简历,并且刚好没把你的简历扔到一边去等等,若干个“刚好”造成了无数的不确定性。所以大学生就业成为严峻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毕业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工作,更别说是合适的工作了。而有地位或有特殊关系的人就不一样了,还没毕业人家已经安排好啦,不用操心,有的还是哪些单位、哪个部门吃香、福利好,就到哪里去。不像没有特殊关系的人家孩子,“革命需要你到哪里,就到哪里去”,有时候去了人家还不要。俗话说得好:一代好,代代好!
见过不少地方写着“同等条件……”,这只是一句唬人的说话,满世界哪里找得着“同等条件”的人。即使同样一个大学、同样一个班、同样的分数毕业出来,都还有很多条件不同的地方。说一种比较接近“同等条件”的情况。十几年前,五个同校的中师同届毕业生被教育局分配到了同一个小乡镇。两个被分配到了中心学校,其中一个的父亲是当地的建筑大王,另外一个的父亲是当地中学的一名教师。其余三个就都分配到了边远山区里不同的小学任教,还说上一句要锻炼几年。在中心学校任教的那两人在往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获得各种奖项,在同行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而在下面小学任教的那三个,一直都是默默无闻地工作,还常在工作中受到批评,职称评审过年都比前两位教师晚了多年。当然有人会说那三个人工作做得不好,但最主要的还是前辈的事实不平等,造成这一代延续的不平等,在一开始参加工作时的起点就已经不平等了,享受的各方面的条件就有了巨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已成为大众见怪不怪的现象了,甚至已经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不要再相伴所谓的“同等条件”,也不要相信一个人所取得的荣誉百分百是其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的结果,我们得承认有些因素比个人的一切努力都重要。在这个社会中,有些人获得某些荣誉不费吹灰之力,即使其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很一般。大部分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更强、工作更努力的人,一辈子都是默默无闻的,再小的荣誉也落不到其头上。
即便是相差几分钟出生的双胞胎,他们出生时已经确定的社会关系是相同的,但他们在后来的生活却不尽相同,个人的差异不断扩大,有些甚至有巨大的差别,这就涉及到了其个人在生活、学习、工作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的社会关系。在一个人懂事之后所创造的新的社会关系,也渐渐成为一个人命运的重要影响因素。相比较与生俱来的社会关系,个人所创造的社会关系是不确定的,是可以改变的,有巨大的可塑性,所以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新建自己的社会关系。在求学的过程中,与周围的同学有了一种同学关系,成为很多人日后可利用的资源,扩大到校友这十分间接的关系都被扯上了,到处都有同学会、校友会。当然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同学、校友才有利用的价值,其他没有一定地位的同学成为朋友大概因为趣味相投或人缘关系。同学之后是同事之间,同事关系对个人的命运来说是可塑性不大的,一个单位里的普通同事境况都是差不多,少数个别情况例外,也有结成了亲属关系的同事,日后某方的地位大为改变的时候,另一个也随着改变了。最大的机会可以改变个人状况、创造一个重要的社会关系的机会是通过婚姻组建新的家庭,引入大量的社会关系。这是一个最大的机会,大部分人都不会轻易放过。女的总想要嫁个有权有势的人家,男的企望娶个家庭富裕的或者父母有官职的女人。不是说“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吗,还有一句话是对男的说的“可以少奋斗十年”。
除了上面的几种情况,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可以创建新的社会关系,在我们中国,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认媒人。本来,是谁介绍我们两个认识,促成我们组建了新的家庭,我们就称其为媒人,以长辈呼之。但现在认不认本来的介绍人做媒人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最要紧的是认一位有权、有钱或有势的人称其为媒人。例如有个教师认了教育局的某领导为媒人,日后的教师生涯就大为改观了,平步青云,最后在其帮助下顺利地走进了市委市**。有一名初中教师,工作了几年都是业绩和各方面表现平平,自从结婚后认了校长为媒人后,直接调到了高中部任教,并且年年成为学校与市的优秀教师,业务水平一下子就突出来了,迅速成长为一名教坛新星。
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不止是在我们国家里有,也不是在我们国家是显得特别重要,所有的国家的人民都十分重视,并认为这是一个人成功的法宝。有位伟大的商人不是说成功百分之七十靠的是社会关系吗?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要正视社会关系,承认社会关系的作用,并正确利用社会关系,充分发挥自己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为自己创造最大的利益。但是,社会关系在今天变了味,造成有些人专门经营社会关系,从而人中获利,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又该怎样看待呢?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