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6-8-29 13:19:00的发言:
已经强调“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按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义,已经推出“白拣得的一切物品是没有价值的”,又何来让大家“从技术上证明一块白拣得的黄金是没有价值的”一说?
也许楼主的真正目的是想讨论“我们如何理解这种无价值却有价格的现象”。
楼主所强调的这种“理解”,我们也许应该做一下注释:是否要在马克思范畴体系中讨论。
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中基本上不涉及“价值”内涵的讨论,“价值”也没有什么明确的定义。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探讨“无价值却有价格”的现象,本身就不好说通,显然,如果大家对“价值”还没有共同的认识,这个问题是无法讨论的,因为这种现象尚无法界定。
要在马克思范畴体系中讨论“无价值却有价格”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多(马克思自己也承认这些现象),股票、土地、借贷款等都可能存在“有价格无价值”的现象:股票价格、绝对地租、利息等虽然都可能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但它们涉及的交易并不完全服从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规律”(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等价值交换)。马克思对它们有自己的论述。
赞同“按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义,已经推出“白拣得的一切物品是没有价值的””之说法。但为什么又“让大家“从技术上证明一块白拣得的黄金是没有价值的””呢?那是因为需要我们更加仔细地关注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区别。因为大多数人都将这两者混淆了,认为价格上升就是价值增大。比如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古董的价格如此之高,如何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意思是说:劳动价值论解释不了这些现象。可见我们应强调,价格高并不等于有价值、价值高。
因此让大家“从技术上证明一块白拣得的黄金是没有价值的”,应该是有一定意义的。
实际上马克思是将价值理解成“生产费用”(或称成本),由于生产费用必须最小化,所以生产费用实际上只体现了马克思所强调的“必要劳动”。所以他的价值论就变成劳动价值论,准确地说应该是“必要劳动价值论”。这个观点可以看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