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hhgxyzp
经济系统是复杂巨系统,的确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
1.从系统论角度来看,系统具有层次性,层次性是系统的一种基本特征。
多层次决策模型在工业上早已应用,比如目前过程控制系统如分散(集散)控制系统和安全仪表系统,应用十分普遍和成熟.
这类控制系统的核心设计思想就是集中控制,分散风险(决策分散).将监测控制功能设置在控制系统的高层次上,而将常规控制及风险限制在每个可独立的现场控制单元.
当然,这要求现场控制单元间不能有强藕合.因此,您在使用多层决策模型前,可能需要将模型作用的对象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将强藕合的因素进行解藕处理后才能应用您的方法处理问题.
如果系统很大,需要决策的信息的数量,质量及获取时间都是影响决策能力,决策机制和决策结果的重要考虑因素.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只能做些
事后诸葛,而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决策保证
未来经济目标的平稳实现.
2.对于经济系统而言,我们孜孜不倦的就是在
寻找控制经济的方法和措施(改造世界),当然首先是要了解我们所要控制的对象特性.杨小凯教授<经济控制论初步>正是在这一方面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可是经济对象实在太过于复杂了,基于模型的各种控制理论无法适应夹杂着"人"这种最容易变化的因素(需要追述到奥地利学派的研究中,国内汪丁丁).制度经济学通过制度来控制人的行为,影响人的思想,取得了不错的结果,这里的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制度设计(机制设计)",现实的问题是每项制度都能让聪明的人们找到其中漏洞并加以利用,制度随之修补.这样一来,以制度为核心控制器也构成了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只要这个制度系统能够修补自身的不足,这个制度就是可取的,就是有效率的.一个被认可为经济学卓有成就的人也应该是一个制定制度和机制的人.
制度经济学前路漫漫,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现列举如下:
(1)制度所要达到的目标(依据时间长短不同划分)
(2)制度实施前初始条件
(3)制度作用主体的特性
(4)制度目标的检测(检测时间,检测精度等)
(5)外部政治经济环境文化对制度的影响
(6)依据以上五点,分析制度于之上述五个方面的关系
(7)设计具体而合理的制度
(8)制度的持续改进措施
(9)制度生命周期的终结条件
这里有人会说,制度经济学家侧重解释经济,而不是改造经济.改造经济让那些政治家们去做,而在我看来,只有切实的实践,才能发现自己理论的诸多"完美理论"中没有想到的"现实硬约束",当然这不是经济学家一厢情愿能够实现的,需要等待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