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我曾在这里贴过一个与热气球有关的测验题(见本文附注)。这还是老老年间兄弟我在大学校园里的报栏上读到题目。据当年那个报导说,这个题目曾是美国的一个有奖征答,题目公布后引发全国性参与并争论,无数人在寄出答案时,都同时附上一封长信,各自雄辩地论证着应该将谁扔下去才合理。最后,获奖者是一个小男孩,其应征信里只有一句话:扔下最胖的人。(请注意原帖下有人匿名跟帖给出了同一答案)。
这道题,与其说是智力测验题,不如说是心理测验题。假设,我们将题目稍微改一下:三个体重分别x, y, z公斤者坐热气球,……,问:应该把谁扔下?相信大家都能立即给出正确答案。那么为什么给出三个人的职业而不是体重之后,大家就不会答了呢?
这是因为多数人都有一种思维定势—只要给出了已知条件,就应该用上。现在既然给出了职业,一定是让我们论证哪种职业对我们这个社会最没用,所以这道题是测试我们的论证能力与远见卓识。报导中提到的那个得奖男孩,显然不明白题中三人的职业有何不同,所以自然不会想到去论证哪种职业对社会更有用或更没用,于是他凭本能给出了正确答案。
所以,纯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道题实际测试的是,人的思维在什么条件下容易被误导乃至劫持?
然而,正如大怪兽在其跟帖所说:我的决定是,一个不丢,共赴黄泉。当'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不一致的时候,我毫不犹豫选择程序正义。
是的,就这么一道看似不起眼的小题目,测试的不仅仅是智力与心理,而且还有人类对社会正义的理解,甚至还牵涉到人类正义理论里的悖论。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正如我在本文开头说明的那样,这个小测验,是老老年间发生的故事,那个年代,大多数人对正义的理解远远落后于今日我们对正义的理解。所以,这样的测验在老老年间是完全当作一个智力题出现的。
其次,我想特别提一下娜彧在小测验后面的跟帖:人家三个人在热气球上,扔下谁怎么能由我做决定?
是的,我们读者有权决定气球上乘客的生死吗?我们的问题其实还可以再进一步:那些乘客们可以通过表决的方式决定其他乘客的生死吗?
一个在政治哲学领域内常被提起的假设问题是这样的:村里闹饥荒,如果粮食被平均分配的话,则最后大家都要饿死;可如果粮食集中起来只给部分人吃的话,则那部分人最终可以活到饥荒结束之后,代价是村里另外一部分人将成为牺牲品。问:村民们是否可以通过公投来决定谁有资格领到宝贵的活命粮?或,村民们可否决定将粮食全部留给年轻人和孩子吃而牺牲村里的老弱病残?因为反正老弱病残也活不久了,他们吃了粮食也是浪费,而年轻人和孩子则是村里的希望,所以他们活下来的理由更为充分。
类似这样的争论,与热气球中三人的职业导致的争论类似—最没用的职业应该被首先牺牲,或最没用的人应该被首先牺牲。
在村里闹饥荒的那个例子里,如果你是村民之一,你怎么做决定呢?村里的公投合法吗?如果你就是老弱病残之一又怎么办呢?你会选择自杀以便省下粮食给邻居的孩子吃吗?邻居有权要求你自杀以便省下粮食给他自己的孩子吃吗?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鬼子进村了,村民们趁夜色躲进了村边的树林里,此时,一个婴儿突然啼哭起来。如果鬼子听到哭声,全村人都得死。要拯救全村人,就必须杀死这个啼哭的婴儿。作为村民之一,你怎么办?村民们可以通过公投决定婴儿生死吗?如果你是那个婴儿的父母,你又怎么办?
附:测验题
第一个是智力测试:
===================
一个热气球上坐了物理学家音乐家及哲学家,半途中气球漏气。于是有如下选择:要么大家全死,要么丢下一个以拯救另外两人。如果由你来决定,你丢下谁?
===================
第二个是政治哲学题:
还是热气球,还是三人乘坐,三人分别为希特勒斯大林和一位已在下面跟帖的朋友大怪兽,时间是1925年,也即那时我们其实不知道希特勒斯大林后来会做出那些罪恶。现在气球漏气了,扔下谁?假设一:大怪兽虎背熊腰如张飞李逵。假设二:大怪兽是林妹妹,当然,没有林妹妹长得那么漂亮。
===================
第三道:
你(读帖者),另外任何两人,在气球上,你们自己决定,扔谁?
===================
最后加个相关笑话(从一位老朋友那里听来的):
-------------------------------------------------------------------
热气球篮子破了,也漏气了,两男一女抓着绳子,如果没有一人主动松手自尽,大家都要完蛋。
男甲说,我并不是自私,但是是公司老板,没有我,会有很多人失业的。
男乙说,我也不是自私,可是我老婆孩子都等我养活,我要是死了,家里人就活不下去了。
女子说,我爱你们,你们都是社会精英,是好丈夫好父亲,社会离不开你们,你们的家人也离不开你们,我一个女人,无才无能,活在世上又能做什么?只要你们好好活着,为社会尽你们的力量,我死也瞑目了。也许我牺牲自己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永别了。
两男子闻听,拍手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