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市场行情分析
106 3
2021-04-05

极短期:供给量不变,对需求的变化来不及做任何反应的时期。

短期:已有的厂商可以改变它们的供给数量,不过,没有新厂商加入到该行业中来的时期。

长期:新厂商会进入到该行业中,因此,会产生一个非常有弹性的供给反应的时期。

极短期对应的供给曲线形状是垂直的。

短期对应的供给曲线形状是右斜向上的。

长期对应的供给曲线形状有水平的(成本不变)、右斜向上的(成本递增)、右斜向下的(成本递减)。

以上内容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概括得出。

供给量应理解为生产量全部出清的数量。即供给量=生产量。

显然该书中的供给曲线的意义是表示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

下面我们分别分析一下三个时期的供给曲线。

在极短期,供给量一定,需求变化供给量无法调整,所以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线。《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说的正确。

在短期,现有的厂商会根据上期价格或需求的变化调整本期的供给量。

假设本期需求与上期相同:上期价格高,本期应该增加供给量;上期价格低,本期应该减少生产量。这样会在需求曲线两侧形成两条供给曲线,它们其实是生产曲线,真正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

假设本期需求增加,本期应该增加供给量,此时可能形成三条供给曲线:右斜向上的供给曲线(生产量的变化率小于需求的变化率),水平的供给曲线(生产量的变化率等于需求的变化率),右斜向下的供给曲线(生产量的变化率大于需求的变化率)。

假设需求减少,本期应该减少供给量或供给量不变。此时可能形成四条供给曲线:右斜向下的供给曲线(生产量的变化率小于需求的变化率),水平的供给曲线(生产量的变化率等于需求的变化率),右斜向上的供给曲线(供给量的变化率大于需求的变化率),垂直的供给曲线(供给量的变化率为0)。

《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认为短期仅仅存在右斜向上的供给曲线,显然是漏掉了很多中可能性。

另外,需求变化形成供给曲线,其原因是需求变化,不是价格变化,价格变化与供给量变化均是需求变化的结果。把右斜向上的供给曲线说成是价格变化是原因,供给量变化是结果是错误的。

在长期,新厂商会进入到该行业中,因此,会产生一个非常有弹性的供给反应的时期。这意味生产量会有较大的增加。

假设长期需求是增加的,那么会形成三种供给曲线:右斜向上的供给曲线(生产量的变化率小于需求的变化率),水平的供给曲线(生产量的变化率等于需求的变化率),右斜向下的供给曲线(生产量的变化率大于需求的变化率)。

《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认为也是形成以上三种供给曲线,但是其原因分别是成本递增、成本不变、成本递减。这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不如根据生产量的变化率与需求的变化率对比得出三种供给曲线更精确。

在长期中,时间较长,以上三种供给曲线仅仅是三种基本情况,实际可能是三种基本情况的组合(组合情况很多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4-5 15:53:35
短期长期供给曲线.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