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练习
1.附服务年限条件的权益结算股份支付
A公司为一上市公司。20×7年1月1日(授予日),公司向其200名管理人员(管理费用)每人授予100股股票期权,这些职员从20×7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等待期),即可以5元每股购买100股A公司股票,从而获益。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8元。
第一年有20名职员离开A公司,A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职员的比例将达到20%;第二年又有10名职员离开公司,公司将估计的职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5%;第三年又有15名职员离开。
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20x7年确认服务费用:
200×(1-20%)×100×18×1/3=96000元
借:管理费用 96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6000
20x8年确认服务费用:
200×(1-15%)×100×18×2/3-96000=108000元
借:管理费用 108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8000
20x9年确认的服务费用:
(200-45)×100×18-108000-96000=75000元
借:管理费用 75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5000
假设全部155名职员都在20×0年12月31日行权,A公司股份面值为1元
借:银行存款 77500(155×5×100)
贷:股本 15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2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79000(96000+108000+750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79000
2.附非市场业绩条件的权益结算股份支付
(等待期不确定)20×7年1月1日,A公司为其100名管理人员(管理费用)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权:
(1)可行权条件
①第一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达到20%(非市场条件);
②第二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公司净利润两年平均增长15%;
③第三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公司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长10%。
每份期权在20×7年1月1日(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24元。
(2)每年情况
①20×7年12月31日,A公司净利润增长了18%(没有满足行权条件),同时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预计20×8年将以同样速度增长,因此预计将于20×8年12月31日可行权。另外,公司预计20×8年12月31日又将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
②20×8年12月31日,A公司净利润仅增长了10%,因此无法达到可行权状态。另外,实际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预计第三年将有12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等待期延长到三年)。
③20×9年12月31日,A公司净利润增长了8%,三年平均增长率为12%,因此达到可行权状态。当年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
本例为附非市场业绩条件的权益结算股份支付。按照股份支付会计准则,本例中的可行权条件是一项非市场业绩条件。
20x7年应确认的服务费用:
(100-8-8)×100×24×1/2=100800元
借:管理费用 1008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800
20x8年应确认服务费用:
(100-8-10-12)×100×24×2/3-100800=11200元
借:管理费用 112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200
20x9年应确认服务费用:
(100-8-10-8)×100×24-11200-100800=65600元
借:管理费用 656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5600
假设可行权日后74名员工行权(免费获取股票)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77600
贷:股本 7400(74×100×1)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70200
3.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20×5年年初,公司为其200名中层以上职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职员从20×5年1月1日(授予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等待期),即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9年12月31日(第五年末)之前行使。A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表所示:
第一年有20名职员离开A公司,A公司估计三年中还将有15名职员离开;
第二年又有10名职员离开公司,公司估计还将有10名职员离开;
第三年又有15名职员离开。第三年年末,有70人行使股份增值权取得了现金。
第四年年末,有50人行使了股份增值权。
第五年年末,剩余35人也行使了股份增值权。
20x5年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200-20-15)×100×14×1/3=77000元
借:管理费用 77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77000
20x6年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200-20-10-10)×100×15×2/3-77000=83000元
借:管理费用 8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83000
20x7年行权支付现金金额:
70×100×16=112000元
20x7年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200-20-10-15-70)×100×18-83000-77000+112000=105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12000
贷:银行存款 112000
借:管理费用 10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05000
20x8年行权支付现金:
50×100×20=100000元
20x8年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200-20-10-15-70-50)×100×21-105000-83000-77000+112000+100000=205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0500
20x9年剩余35人行权支付现金:
35×100×25=87500元
20x9年应付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0-20500-105000-83000-77000+112000+100000+87500=14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87500
贷:银行存款 875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4000
4.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股份支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0×3年开始对高管人员进行股权激励。具体情况如下:
(1)20×3年1月2日,甲公司与50名高管人员签订股权激励协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协议约定:甲公司向每名高管授予120 000份股票期权,每份期权于到期日可以8元/股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该股票期权自股权激励协议签订之日起3年内分三期平均行权,即该股份支付协议包括等待期分别为1年、2年和3年的三项股份支付安排:
20×3年年末甲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增长8%(含8%)以上,在职的高管人员持有的股票期权中每人可行权40 000份;
20×4年年末,如果甲公司20×3、20×4连续两年实现的净利润增长率达到8%(含8%)以上,在职的高管人员持有的股票期权中每人可行权40 000份;
20×5年末,如果甲公司连续三年实现的净利润增长率达到8%(含8%)以上,则高管人员持有的剩余股票期权可以行权。当日甲公司估计授予高管人员的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为5元/份。
(2)20×3年,甲公司实现净利润12 000万元,较20×2年增长9%(完成:标准为8%),预计股份支付剩余等待期内净利润仍能够以同等速度增长。20×3年甲公司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12元/股。20×3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授予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4.5元/份。(无关条件)
20×3年,与甲公司签订了股权激励协议的高管人员没有离职,预计后续期间也不会离职。
(3)20×4年,甲公司50名高管人员将至20×3年年末到期可行权的股票期权全部行权。
20×4年,甲公司实现净利润13 200万元,较20×3年增长10%(完成:标准为连续二年为8%)。20×4年没有高管人员离职,预计后续期间也不会离职。
20×4年12月31日,甲公司所授予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 3.5元/份。(无关条件)
(4)假定20×5年末,甲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较20×4年增长8.8%(完成:标准为连续三年为8%),与甲公司签订了股权激励协议的高管人员没有离职。(补充条件)
其他有关资料:甲公司20×3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为5 000万股,假定各报告期未发生其他影响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变动的事项,且公司不存在除普通股外其他权益工具。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确定甲公司该项股份支付的授予日。计算甲公司20×3年、20×4年就该股份支付应确认的费用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0x3年确认费用金额:
50×4×5+50×4×5×1/2+50×4×5×1/3=1833.33万元
借:管理费用 1833.33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33.33
20x4年确认费用金额:
50×4×5×1/2+50×4×5×1/3=833.33万元
借:管理费用 833.33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33.33
(2)编制甲公司高管人员20×4年就该股份支付行权的会计分录。
20x4年职工行权:
借:银行存款 1600(50×4×8)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0
贷:股本 2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400
(3)计算甲公司20×3年基本每股收益。
12000/5000=2.4(元/股)
5.集团股份支付
5.1(母公司权益结算)
A公司为一上市公司。20×7年1月1日(授予日),A公司向其全资子公司B公司的2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权,这些职员从20×7年1月1日起在B公司连续服务3年(等待期),即可以每股5元购买100股A公司股票,从而获益。A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8元。
第一年有20名职员离开B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职员的比例将达到20%;第二年又有10名职员离开B公司,估计的职员三年中离开比例修正为15%;第三年又有15名职员离开。
要求:
编制A公司和B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分录。
20x7年:
母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 96000(200×80%×100×18×1/3)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6000
子公司:
借:管理费用 96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6000
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
借:资本公积 96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96000
20x8年:
母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8000(200×85%×100×18×2/3-96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8000
子公司:
借:管理费用 108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8000
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
借:资本公积 204000(108000+96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4000
20x9年:
母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 75000【(200-20-10-15)×100×18-96000-108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5000
子公司:
借:管理费用 75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5000
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
借:资本公积 279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79000
行权时:
母公司:
借:银行存款 77500(5×100×15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79000(96000+108000+75000)
贷:股本 15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41000
子公司: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790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79000
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
借:资本公积 279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79000
5.2(母公司现金结算)
资料一、
甲公司拥有一家非全资子公司(乙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20×7年1月1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其主要内容为:甲公司向乙公司5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 0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行权条件为:(等待期不确定)
1.乙公司20×7年度实现的净利润较前1年增长6%;
2.截至20×8年12月31日2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7%;
3.截止20×9年12月31日3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8%。
从达到上述业绩条件的当年末起,每持有1份现金股票增值权可以从甲公司获得相当于行权当日甲公司股票每股市场价格的现金,行权期为3年。
资料二、乙公司20×7年度实现的净利润较前1年增长5%(未达到:应为6%),本年度没有管理人员离职。
该年末,甲公司预计乙公司截止20×8年12月31日2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7%(标准:7%),未来1年将有2名管理人员离职。
资料三、20×8年度,乙公司有3名管理人员离职,实现的净利润较前1年增长7%。该年末,甲公司预计乙公司截止20×9年12月31日3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0%(标准:8%),未来1年将有4名管理人员离职。
资料四、20×9年10月20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取消原授予乙公司管理人员的股权激励计划,同时以现金补偿原授予现金股票增值权且尚未离职的乙公司管理人员600万元。20×9年初至取消股权激励计划前,乙公司有1名管理人员离职。
资料五、
1.每份现金股票增值权公允价值如下:20×7年1月1日(授予日)为9元;20×7年12月31日为10元;20×8年12月31日为12元;20×9年10月20日为11元。
2.本题不考虑税费和其他因素。
要求:
计算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20x7年未达到行权条件,费用金额为:
(50-2)×1×10×1/2=240万元
甲公司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40
乙公司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216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6【(50-2)×1×9×1/2】
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
借:资本公积 216
管理费用 24
贷:长期股权投资 240
抵销后甲公司确认的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
借:管理费用 24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40
20x8年:
甲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4【(50-3-4)×1×12×2/3-24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4
乙公司:
借:管理费用 42【(50-3-4)×1×9×2/3-216】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2
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
抵上期:
借:资本公积 216(216+42)
期初未分配利润 24
贷:长期股权投资 240(240+104)
抵本期:
借:资本公积 42
管理费用 62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4
抵销后甲公司确认的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
借:管理费用 104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4
20x9年:
甲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 162【(50-3-1)×1×11-240-104】
贷:应付职工薪酬 162
现金补偿600万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506(240+104+162)
管理费用 94
贷:银行存款 600
乙公司:
借:管理费用 156【(50-3-1)×1×9-216-42】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56
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
抵上期:
借:资本公积 258
期初未分配利润 86
贷:长期股权投资 344
抵本期:
借:资本公积 156
管理费用 6
贷:长期股权投资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