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22 2
2011-03-18
这是日本科学通讯社对福岛核电事故的的Q&A,涉及海水冷却、硼酸用途、放射污染和氢气爆炸等内容。我是转载滴~

以下内容整理自东京大学理学部早野龍五教授(@hayano)在推特上发表的条目,其中一部分问题由早野龍五教授以外的其他学者回答。
1. 辐射照射
Q 1-1: 目前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剂量是否会(对人体)造成辐射照射?(3月14日14:00 更新)
A: 盖格计数器非常灵敏,皮肤上沾染50到几百个放射性原子就足以让其做出反应。我不清楚目前的辐射剂量是多少,但我可以肯定即使是很低的剂量也不会逃过检测。
Q 1-2: 我们需要担心次生辐射吗?比方说核电站所在地区的海鲜能否安全食用?(3月13日13:00 更新)
A: 如果现在公布的辐射剂量是准确的,就没有必要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即使在自然环境中,也是有天然放射性物质存在的。
Q 1-3: 呆在室内安全吗?(3月13日 15:00 更新)
A: 首先最重要的是远离核电站。**公布的20公里疏散半径应该是个足够安全的距离。另外要避免暴露在户外。
Q 1-5: 您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疏散半径(从10公里)扩大到了20公里吗?(3月13日15:00 更新)
A: 我不能确定**的决策依据。但在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中,半径16公里以外地区都没有收到影响。**设置的20公里疏散半径很可能参考了这一数据。
Q 1-6: 如果放射性物质从核电站中泄漏,能够传播多远?(3月13日15:00 更新)
A: 在放射性同位素泄漏的量和天气(特别是风)条件未知的前提下很难预测。本次事故和美国三里岛核事故类似,核燃料的容器没有被破坏,因此认为半径10英里(约16公里)以外的地区不会受到影响。
Q 1-8: 最坏可能是怎样的?(3月13日15:00 更新)
A: 取决于泄漏的量和泄漏时的天气。碘-131比空气重所以只要风速不快就不会扩散太远。碘-131的半衰期也比较短,只有8天。
Q 1-9: 我以为一般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要长得多?(3月13日15:00 更新)
A: 氙-137的半衰期更短,为3.8分钟;但它有可能进一步衰变为铯-137,半衰期为30年。
Q 1-10: 我不理解辐射量是怎么在一个小时内下降到之前的1%的。这和风有关系吗?(3月13日15:00 更新)
A: 大部分释放出的是像氙和氪这样的稀有气体,半衰期很短。辐射量下降如此之快也说明开阀减压的时很短。
Q 1-11: 据说核电站附近的医院里的病人和医护人员已经收到了照射。(3月13日15:00 更新)
A: 这座医院位于核电站西北约4公里处,他们当时正在室外等待自卫队的直升机协助他们撤离。他们需要洗消(首先是清洗)说明他们沾染了风携带的放射性同位素。
Q 1-13: 市场上的含碘药品能否用于防治碘-131沾染?(3月13日15:00 更新)
A: 只有注明“稳定性碘制剂”的药品能够安全服用,否则反而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2. 用淡水和海水冷却Q 2-1: “反应堆冷却机能失效”是什么意思?(3月14日 18:00 更新)
A: 这说明反应堆,特指核燃料部分,无法得到足够的冷却。在核电站中,核燃料产生的热量(热能)会通过循环水传递转化为电能。如果冷却水不能正常循环,核燃料就无法被冷却。
Q 2-2: 用海水而非淡水冷却反应堆是否安全?(3月13日 13:00 更新)
A: 通常冷却使用淡水是为了延长维护周期和降低维护成本。但目前的首要任务无疑是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尽快降低反应堆的温度。我不认为会有人想再启用这座反应堆。
Q 2-6: 为什么不能在地震发生后立刻关闭反应堆?(3月13日 13:00 更新)
A: 反应堆已经关闭了。控制棒已经插入反应堆,链式反应已经停止。但是,反应堆需要冷却以避免残留的热量造成反应堆过热。
Q 2-7: 灌注海水是最后的手段了吗?如果失误了怎么办?(3月13日 13:00 更新)
A: 既然**已经做出决定,无论使用什么手段,反应堆容器必须被冷却。我对抢险人员抱有信心。
Q 2-8: 我们是否已经阻止了反应堆容器破损?(3月13日 13:00 更新)
A: 是的,容器目前应该是安全的。但是必须继续冷却。
Q 2-10: 如果冷却剂正在从某处泄漏,不就是说最终冷却剂会全部漏光?这是不是为什么他们要灌注海水?(3月13日 13:00 更新)
A: 目前我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水位持续在下降,所以我认为应该有地方出现了泄漏。
Q 2-12: 如果灌进反应堆的水排放出来会造成什么后果?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吗?(3月14日 18:00 更新)
A: 如果废水中的放射性水平较低,会经过过滤之后排到海中。如果放射性水平较高,会先煮沸,将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沉淀出来,再过滤后排放。但现在注入反应堆的水量是非常可观的,所以我还不知道他们最终会怎样处理这么多的废水。
3. 硼酸的作用
Q 3-1: 硼酸的作用是什么?(3月13日 13:00 更新)
A: 硼酸能有效地吸收反应堆中的中子。万一核燃料从燃料棒中漏出,硼酸能阻止链式反应的发生。
Q 3-2: 现在用海水混合硼酸灌注反应堆,是不是说明事故解除之后反应堆也将无法使用了?(3月13日 13:00 更新)
A: 燃料棒已经出现损伤,所以立刻重新投入使用是绝对不可能的。
4. 关于爆炸Q 4-1: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爆炸是怎么回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A: 是氢气爆炸。反应堆压力容器没有受损,目前还没有当地检测到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报道(截至3月13日18:00)。
Q 4-2: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氢气爆炸时怎么发生的?氢气是怎么进入围壳和压力容器的?(3月13日 13:00 更新)
A: 燃料棒外壳的材料,锆合金,在高温下和水反应,分解产生氢气。氢气通过管道逸出压力容器,在围壳中积累。目前看可能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造成爆炸。
Q 4-3: 爆炸并非没有对反应堆核心造成破坏,这是否意味着氢气爆炸的能量不足以破坏反应堆核心?(3月13日 13:00 更新)
A: 是的。围壳可能被炸坏但是反应堆核心的外壳非常坚固。因为这是核反应堆为阻止严重事故发生而设置的最后一道防御。目前看反应堆核心没有被损坏,一切安好。只要反应堆安全,就不会造成灾难。
Q 4-4: 如果氢气是从反应堆里直接泄漏出来的,为什么氢气没有在反应堆内部爆炸?(3月13日 13:00 更新)
A: 反应堆里充满了氮,因此不太可能在内部发生氢气爆炸。
Q 4-5: 所以说反应堆没有收到破坏?(3月13日 13:00 更新)
A: 只要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公布的辐射剂量数据是真实的,我认为你可以确信反应堆是安全的。
Q 4-6: 氢气爆炸和氢弹爆炸是一样的吗?(3月14日14:43更新)
A: 氢气爆炸和氢弹爆炸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氢气爆炸只是氢气和氧气(以一定比例)混合,点燃后爆炸产生水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一般不会产生放射性辐射。只有放射性的氢气(译者注:氢的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的氢气)发生这样的爆炸才会造成可探测到的辐射。
5. 核电站的运转状态
Q 5-1: 什么是所谓的“核反应堆失控”?(3月13日 13:00 更新)
A: 例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核分裂反应失去控制,反应堆输出功率超出标准功率10倍。(福岛)这次事故与此不同,因为反应堆已经停止工作。但仍必须保证冷却水位不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18 16:34:12
专家啊,砖家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18:05:44
作个好事, 把最新的福岛状况权威评估, 意译和贴一下,一起学习:


日本经产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18日傍晚发出的的评估是:

按国际原子能机关(IAEA) 分8级的评价基准(INES), 目前暂定评价水平在第5级, 与1979年美国的Three Mile Island accident 相当.
其中1到3号机是5级, 4号机是3级.
当年的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核电站事故为7级.


来自:
福島第1原発事故「レベル5」 米スリーマイル並み
2011.3.18 18:17
http://sankei.jp.msn.com/affairs ... 031818180074-n1.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