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主办的全国招标投标改革创新现场会在南通举行,来自全国46个省市相关部门围绕招标投标工作进行了交流。

(图片来源于我苏网)
据了解,在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发展过程中,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创“文件无纸化、标书在线传、开标不见面、系统辅助评、结果快递送、过程全留痕”的江苏特色“不见面”交易方式。
2020年,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总额首次突破了2万亿元,达2.35万亿,同比增长16.32%。其中,
实施“不见面”交易31730宗,累计减少市场主体往返约153万人次,
节约投标人成本近13亿元。
今年,江苏围绕招标投标流程重点环节,探索建立“招标人终身责任制”,着力破解投标环节主要存在化整为零规避招标、明招暗定使招标流于形式、设置门槛排斥竞争等问题。同时大力推进“科技+招标投标”,加快电子招标投标等科技手段的应用,通过语音、视频、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破解弄虚作假、围标串标、挂靠、出借资质、恶意低价中标、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不断净化市场,维护市场秩序与市场公平。
其实,除江苏外,其他地方也先后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例如,陕西西咸、济南。

西咸新区
陕西省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政府采购交易项目2019年3月起正式在线投标、在线解密、在线评审,标志着该区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率先在全省全面推行政府采购交易项目全流程电子化运行。

济 南
为全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之外无交易,招投标环境持续优化。济南第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自2020年6月22日以来至同年8月,已完成全流程电子化进场交易项目48个,交易额3.06亿元。

什么是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是指依托交易、服务、监管三大电子系统平台,实现各类交易全流程网上运行,从而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规范交易行为。
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益处
如今,“互联网+”技术已成为当下新技术革命的主导力量,招投标活动也在不断融入互联网技术,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益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促进公开透明,实现阳光运行。
降低交易成本,节约社会资源。
操作过程留痕,强化节点监控。
减少人为干预,防治腐败滋生。
抬高违规成本,推动诚信建设。
政府采购推广全流程电子化
政府采购涉及面广,采购金额大,采购对象多,采购专业性强,受专业水平、采购手段、市场环境、供应商庞杂等多种因素限制,不少采购单位仍面临采购服务“贵慢差”等问题。
政府采购实行“电子化交易”,不仅为财政节约了大量资金,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采购效率和质量,使政府采购实现零星小额采购项目程序简便、规范,信息共享,采购行为全过程接受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及社会公众双重监督,实现“阳光”采购。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网等
(若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