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1-3-22 11:15:22
有人说教师待遇好,可是问题是待遇好的只是一些部分,大部分依然是养家糊口而已,所以分配不均依然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1:18:28
投资成本太高,从小学读到博士毕业,最少的也得二十年以上,这个成本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收益不高,等级制度森严,大量财富被金字塔顶端的人占据,如果拿金字塔顶端的人跟中国的中产阶级比,大学老师的收入肯定不低,但是如果拿下层的比,那就不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1:24:57
为什么总说大学教师工资比中小学高呢?本人工作过好几个省,从来都是中小学教师工资比大学教师高出一大块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1:26:43
20年代胡适在北大任教,当时的胡适是教授头衔,每月400块大洋,而社会的平均收入只有8块大洋。1931年10月,梅贻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为招聘贤能,清华大学颁布规定教授:月薪300—500元,每位教授可拥有一栋新式住宅。月薪500元,约合2000年1.5万元。当时大学教授常有兼职,收入更多,例如在学术界地位和陈寅恪齐名的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兼职所得月收入可达上千元,甚至达1500元左右,约合2000年4.5万元,也就是年收入超过2000年的50万元。当时的物价波动不大,1角7分可买1斤上等黄酒;1元钱可买8斤猪肉;可在正阳楼吃两只上等的“高梁红”肥大螃蟹,且伺候十分周到;可吃一汤三菜的西餐(小吃、面包黄油果酱、咖啡)。2元钱可买一袋上等面粉,年租8元可得一个约有20间大房的四合院。当时北平一家四口,每月12元伙食费,即可达到小康水平。如果又说那是旧中国,那就比比新中国。文革前,一级教授的工资300多元,超过省长,可以达到或接近国家领导人的水平。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562017


现在的很多所谓教授,居然把自己拿去和胡适等作比较,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当时鲁迅也就是个副教授,现在有几个教授敢说自己比鲁迅牛逼?笑死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1:29:04
rwxld 发表于 2011-3-22 11:24
为什么总说大学教师工资比中小学高呢?本人工作过好几个省,从来都是中小学教师工资比大学教师高出一大块呀。
我所在省的省会的优质公办高中的青年教师的薪资是当地最好大学青年教师的三倍。当然,去好高中教书不易,但是能去好大学教书的人也不易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1:45:08
博导一月几万纯属瞎扯,看地方,我博士生导师是南开的,2008年的工资条给我一看,才3800。我们长沙的副教授工资不到两千,加上津贴才3000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1:58:49
[quote]niu9146 发表于 2011-3-22 07:35
大学待遇的差不仅仅体现在工资上(包括福利),更是体现在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上。
可以说大学教师没有任何资源,没有任何权力,在社会上谁都不采你,因为谁都用不到你!

完全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00:55
zhangyang9032 发表于 2011-3-22 11:15
大学教师适合三种人干:


第一、女人。
第二、学术能力很强的人,在短期就能评上副教授、正教授。
第三、家境好的人,父母可以为你买房子买车子。



以上三个条件,有重合的地方。

如果以上三个条件都不吻合,却跑去当什么劳什子大学教师,就是无能、就是坑害家庭。
条件不够,应该加上一条:由于性格等原因,完全无发在官场和企业生存,只能依靠智商教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03:16
大学教师,外人看着说,事儿少,钱多。实际上压力山大,收入可怜,尤其是青椒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11:19
教师 尤其是高校教师 那是一群高知
在职业选择时一定做出了审慎的判断 所以 收入应该不是高教群体所要表达的关键吧? 我想 收入在入职前已经完全明朗 不存在不对称的情况
基于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 收入既定前提下 追求成本最小 那么一定是高教觉得付出太多了

但是 我所见到的各种付出中 基本上都是应对各种评级、各种课题 真正对得起广大学生的付出 并不多
较为发达的地区和排名靠前的学校里 老师的学识和积累是不错的 但是授课基本都是省力模式 另外抓了一批弟子拼凑各种文字报告 来为资历增色 尤其是各种课题 几乎鲜有实用价值
较不发达的地区 老师自身的水准也都参差不齐 基本处于各种茫然状态中

所以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12:53
哎 也就 那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15:29
学校不要招收那么多学生,也不要那么多高校教师,你看待遇会如何?民国时期办大学的理念是什么?育英才,现在办大学的理念是什么?搞产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17:48
allsong 发表于 2011-3-22 12:11
教师 尤其是高校教师 那是一群高知
在职业选择时一定做出了审慎的判断 所以 收入应该不是高教群体所要表达的关键吧? 我想 收入在入职前已经完全明朗 不存在不对称的情况
基于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 收入既定前提下 追求成本最小 那么一定是高教觉得付出太多了

但是 我所见到的各种付出中 基本上都是应对各种评级、各种课题 真正对得起广大学生的付出 并不多
较为发达的地区和排名靠前的学校里 老师的学识和积累是不错的 但是授课基本都是省力模式 另外抓了一批弟子拼凑各种文字报告 来为资历增色 尤其是各种课题 几乎鲜有实用价值
较不发达的地区 老师自身的水准也都参差不齐 基本处于各种茫然状态中

所以 。。。
1、大学教师在入职前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还是有的。信息不对称是伴随人一生的,不是说什么高知就能完全避免的。

2、大学老师对不起学生的现象,那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真正对不起学生的,那是教育官僚。譬如说,某专业明明就业奇烂,但是还拼命给省教育厅打报告要求开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21:42
嫌工资低,最好就别选这个行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22:37
我只知道现在每天上课都是打酱油,要拿高工资,先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22:42
大学教授待遇应当提高,发展教育,需要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22:50
wangtuyi009 发表于 2011-3-22 08:57
而我的同学到央企、银行、证券等企业的(当然我也可以去,但是我选择了学校),房子车子早都有了

现在能留在高校的,哪一个不是博士中的佼佼者,每天没日没夜的做学术、授课,好多身体都垮了,依然坚持,收入与人力资本质量相比
4# kevin19862011
有几点疑问:
1. 可以选择收入更多的职业时,高校哪些优势使你选择了学校?
2. 作息混乱是我遇到的高校教师的普遍现象,比如近期知名的于娟老师博文自述那样,那是工作不坐班、个人放弃了规律的作息。
3. 没日没夜做学术的效果如何 能晒晒成果吗?

如果 我的老师在背后如此抱怨 那我心里面会觉得这个社会太疯狂了
一边要学生勤奋刻苦 一边又对爱岗敬业的付出怨怼不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27:15
关注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30:35
其实不知道谁的待遇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32:59
1. 我所说的信息 单指收入这块
    难道广大教师都是冲着高工资去的 最后发现欲求不满 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我的本意是指高知们大多数知道待遇的情况下还选择教师职业 那是为什么?
2. 第二点我深有感触 不过 教育官僚就是教师组成的
    明知道专业很烂 还要扩大招生 从本硕博一路高歌猛进 这样反过来自己就被证明是市场需要的了 自己就可以借力上位了
zhangyang9032 发表于 2011-3-22 12:17
allsong 发表于 2011-3-22 12:11
教师 尤其是高校教师 那是一群高知
在职业选择时一定做出了审慎的判断 所以 收入应该不是高教群体所要表达的关键吧? 我想 收入在入职前已经完全明朗 不存在不对称的情况
基于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 收入既定前提下 追求成本最小 那么一定是高教觉得付出太多了

但是 我所见到的各种付出中 基本上都是应对各种评级、各种课题 真正对得起广大学生的付出 并不多
较为发达的地区和排名靠前的学校里 老师的学识和积累是不错的 但是授课基本都是省力模式 另外抓了一批弟子拼凑各种文字报告 来为资历增色 尤其是各种课题 几乎鲜有实用价值
较不发达的地区 老师自身的水准也都参差不齐 基本处于各种茫然状态中

所以 。。。
1、大学教师在入职前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还是有的。信息不对称是伴随人一生的,不是说什么高知就能完全避免的。

2、大学老师对不起学生的现象,那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真正对不起学生的,那是教育官僚。譬如说,某专业明明就业奇烂,但是还拼命给省教育厅打报告要求开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33:39
kevin19862011 发表于 2011-3-21 19:28
相比其他人群,高等学校的老师待遇已经非常不错了,有时候要懂的知足~~~
本人极不赞成这句话,表示强烈不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35:15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国家目前不需要优质教育,教育的作用体现不出来,博士一大堆有什么用,顶不过沿海一个地下工厂招十几个民工一年的产值的十分之一。眼下来看咱们只需要民工啊,不需要博士。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37:48
以前的校长是社会的良心,现在的大多则是某party的走狗。人和狗的价格能一样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44:45
现在谁在我面前说大学老师好啊,清闲,收入又高,我立马和他翻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47:15
不能这么比,以前教授是稀缺资源,要价高 理所当然
如今,教授遍地都是,参差不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48:43
“1. 我所说的信息 单指收入这块
    难道广大教师都是冲着高工资去的 最后发现欲求不满 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我的本意是指高知们大多数知道待遇的情况下还选择教师职业 那是为什么?
2. 第二点我深有感触 不过 教育官僚就是教师组成的
    明知道专业很烂 还要扩大招生 从本硕博一路高歌猛进 这样反过来自己就被证明是市场需要的了 自己就可以借力上位了”




TO:111楼


第一、薪资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于任何行业。
第二、有的老师确实是晓得薪资低,他是冲着别的好处选择的。如果他得到了他的好处,那确实没必要抱怨穷。
第三、有人开始觉得这个职业很清闲,后来发觉不清闲。这也算信息不对称,不过不是薪酬的信息不对称,是工作状态的不对称。
第四、**缺德的教育官僚确实是普通老师变成的。但是,毕竟是两码事。鱼肉百姓的贪官还是普通百姓奋斗出来的,所以贪官和百姓就是一回事么,这个说不通。教育官僚就是官僚,一线教师就是一线教师,两码事,不适宜混在一起谈。



又:我在前面已经表明过我的观点了。

第一、大学老师的薪资确实低
第二、应该给大学老师加薪
第三、不服气的大学老师最好的抗争办法就是自己提包走人,如果你有本事在市场上拿高薪的话。




最后奉劝一下大家,没有极其牛逼的才华,不要读理论性专业的博士。天天唧唧歪歪抱怨穷,不敢捞外快,也不敢辞职,就是你们这帮搞纯理论的。真正懂一门技术的人,是不会被高校的低薪资困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49:28
tshero 发表于 2011-3-21 19:26
20年代胡适在北大任教,当时的胡适是教授头衔,每月400块大洋,而社会的平均收入只有8块大洋。1931年10月,梅贻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为招聘贤能,清华大学颁布规定教授:月薪300—500元,每位教授可拥有一栋新式住宅。月薪500元,约合2000年1.5万元。当时大学教授常有兼职,收入更多,例如在学术界地位和陈寅恪齐名的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兼职所得月收入可达上千元,甚至达1500元左右,约合2000年4.5万元,也就是年收入超过2000年的50万元。当时的物价波动不大,1角7分可买1斤上等黄酒;1元钱可买8斤猪肉;可在正阳楼吃两只上等的“高梁红”肥大螃蟹,且伺候十分周到;可吃一汤三菜的西餐(小吃、面包黄油果酱、咖啡)。2元钱可买一袋上等面粉,年租8元可得一个约有20间大房的四合院。当时北平一家四口,每月12元伙食费,即可达到小康水平。如果又说那是旧中国,那就比比新中国。文革前,一级教授的工资300多元,超过省长,可以达到或接近国家领导人的水平。
如果胡适现在还活着,工资水平高于省长、部长也很正常,也不会有人有意见,关键是你有胡适人家的本事吗?

还有,以前一个村有一个识字的就不错了,人才稀缺。以前的教授供给是多少?现在呢?什么叫做就业市场,不嫌工资低,可以不干,后面排着队呢,不见得人家就比你学术水平差。

做学术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吗?难道现在的高校教师工资在社会上不属于中高阶层吗?不够满足基本生活吗?把工资低当作是种种不合理的不务正业的去捞钱的合理理由,辩解的很乏力。主要是制度上的问题,给了高校教师种种捞钱的漏洞,不捞白不捞,才会出现现在的不合理现象。

我承认中国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但是最应该改善的是低收入阶层,这句话不错吧。中小学教师比高校教师更应该先改善吧。

中国的富人,为了体现自己的优越性,穷人多赚一块钱,他至少多赚10块钱才肯罢休,当然这是靠富人在社会经济上的强势地位体现的。于是乎,穷人永远是穷人,富人永远是富人。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不改变这个现状,贫富差距缩小就等于是痴人说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53:03
教育真的需要改革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53:35
这个话题让人很无语,估计是国家不愿意让知识分子富裕。
Posted from ipad at http://www.rooguu.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2:54:04
就知足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