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修对二季度的出口预测
事件:
5 月 7 日,海关总署公布 4 月份中国以美元计价的货物贸易出口、进口 增速分别为 32.3%(前值 30.6%)和 43.1%(前值 38.1%)。出口增速高 于预期,微观的反馈显示企业订单仍然比较饱满,成本上涨对出口量的 影响可能比较有限,我们修正此前做出的二季度出口可能弱于预期的预 判。进口的较快增长可能主要还是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芯片类产品 补库存有关系,我们认为目前还难以说明国内需求显著走强。
投资要点:
出口增速再度反弹,大宗品上涨对于出口的抑制作用弱于预期。
如果假设去年四月份的出口增速与去年四季度的水平(16%左右) 大体相当以剔除基数效应,我们估算 4 月份的出口增速与去年四季 度大体相当,也就是 4 月出口仍然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持续高 增长,较 3 月的水平明显反弹。
从微观的反馈来看,企业的订单普遍比较饱满,此前市场所担忧的 海外供应恢复导致订单向海外转移或者“抗疫物资”“宅经济”出口 订单下滑的局面起码目前还没有得到微观案例的支持。此外,原材 料成本上涨导致企业提价或者减少接单的现象规模可能较小,且在 大部分情况下,外商仍然可以从国内其它供应商找到更便宜的价格, 这使得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可能并没有我们此前估 计的那么强。此外,近期的海运重新变得紧张,重新出现了去年 11、12 月出口产品大量积压在工厂、码头仓储的现象,这意味着即使是 当前相当强劲的出口增长可能仍然对真实的需求有一定低估。当前 积压的商品也会对未来出口数据构成支撑。
从品类来看,剔除基数效应整体而言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纺织、服 装、家具等)增速相对弱于四季度的水平,但是高科技和机电产品 的出口增速则与四季度相当,可能与运费占总成本比重偏高,一些 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的出口发货暂缓有关。从国别来看,剔除基数效 应对美国出口今年 3 月以来增速较低,但是对于其它主要贸易国家 的增长 3-4 月有明显高于去年四季度的迹象(当然,去年四季度对 这些国家的基数本身也不算太高)。实际上,对受到疫情冲击的印度4 月出口增长尤其显著加速(剔除基数)。
进口增速超预期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关,芯片可能存在补库存需求。
剔除基数进口的增长与三月份大体相当,仍然维持了较高的增长。 但是详细探究数据,除了铁矿石等少数品种之外,剔除基数大部分 大宗商品进口量较 3 月的水平有所下滑,且弱于去年四季度的水平, 单价的显著上升可能是进口金额高速增长的主要解释。此外,芯片 的进口量剔除基数显著持续上升,可能与“芯片荒”背景下企业囤 货的行为有密切关系。
高科技产品与机电产品的进口剔除基数比较平稳,与去年四季度的 水平大体相当。
上修对于二季度出口的预测。
我们整体上调对于二季度出口增速的预测,认为剔除基数其有望继 续维持与去年四季度相当的较快增长态势。出口短期出现显著低于 市场一致预期的可能性下降。
当然,我们认为近期以来对美出口增速剔除基数明显下滑值得关注, 是纯粹因为基数的原因还是与美国的供应恢复导致对中国产品的需 求没有进一步增长仍然值得进一步探究。
从中期而言,伴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海外供给替代与需求结构逐步 从商品转向服务的风险仍然存在,下半年的出口增长(剔除基数) 仍有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追踪。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政策低于预期,国内外疫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