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5569 10
2006-08-26
[讨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有效率吗?请解释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8-26 19:54:00

制度监督还是必要的。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嘛,领导者的引导不能代替制度的规范。

“众目睽睽”还是比较安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26 21:05:00

这个成语是说在某一特定岗位或职责上,若是给予了某人以之相应的权利,就要让其在公司章程、职责限定范围内放手去做,而不是一昧的猜忌和怀疑。

组织内每个个体都有职责范围,任何其他人是不可能完全替代这个人的任务和职责的,否则就会造成效率的低下,越吁代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背后的监管及事后考核是必要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主要还是指给人自由发挥其长处,以完成自己该做的事。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27 14:59:00

“疑人不用”可以降低成本,“用人不疑”则会增加风险。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效率会因用人者的眼光而异,不值得效仿。

“疑人不用”是对的,“用人不疑”则是错的。

一个例子,三国演义中讲到,魏延投奔刘备,诸葛亮识其脑后有反骨,惜其勇而用之,当然也安排了一个武将暗中盯着他,但最终还是得不偿失,用了疑人,又得防他,事后又不好找借口杀他,结果在诸葛亮死后,魏延与杨仪争权,虽然魏延失败了,但这事给蜀国带来了声誉(内部不和)和实力上的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28 08:58:00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间是关联的,不能分开理解意思。即当你对某人有猜忌和怀疑时,就不要使用这个人——此时用此人可能会造成损失;而当你已经知道或通过观察了解了其人能力与品德之后,则应该大胆放手使用,此时怀疑将影响其使用效率。虽然“用人不疑”也有可能因“用人不当”造成一定损失,但比起“监督使用”的成本还是要小得多。更何况在“人人皆不可信”的环境氛围之下,工作效率是最低的,我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应该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30 16:03:00

类似问题可以换个问法,什么条件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有效率的。

中国古语的每个字都很模糊,也因此有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机会。“疑”该如何定义呢?

“疑”也许对应了一个主观的概率分布,从而对应了一个期望值,谁会派用一个期望值不理想的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