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控缺陷类型及是否财务有关2007-2020年
| 股票代码 | 编号 | 公布日期 | 截至年份 | 缺陷内容 | 整改措施 | 缺陷业务 | 责任主体 | 是否与财务报告有关 | 缺陷类型 |
| | | | | | | | 1是0否 | |
| 000001 | 1 | 2013-03-08 | 2012 | 通过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测试,本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合理、运行有效,未发现重大缺陷和实质性漏洞。截至2012年12月31日存在的(即尚未完成整改)内部控制缺陷均为一般缺陷,由于涉及系统升级、制度建设、流程统一等原因未完成整改,经评估这些缺陷各自可能导致的风险均为低或较低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并且从汇总角度亦不会构成重大缺陷或实质性漏洞,对本行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不构成实质性的影响。 | 1、持续完善本行内控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内控管理资源的最优配臵。为有效支持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发展战略,本行将持续完善符合战略发展及风险管控要求的内控管理体系,加强事前风险预警、事中风险监控及事后管控监督,保证本行各关键业务环节的控制活动设计合理且运行有效。为实现内控管理的全覆盖,防止在各分支机构出现内控监督的真空地带,本行将进一步推动完善各分支机构的内控管理架构建设,实现内控管理的纵深推进。2、持续推进内控评价工作标准化、系统化,进一步优化内控评价日常化开展模式。本行将在以往年度贯彻落实监管法规要求开展内控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内控管理实践,从管理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业务管理部门的“主人翁”意识,将内控评价工作标准与内控工作系统融合在日常管理流程中,实现内控体系的整合升级。3、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建设,通过系统自动控制建立更有效的内控体系。随着综合金融服务对银行信息系统的要求日趋增加,业务量、业务复杂度以及不同信息系统间的整合也对本行整体内部控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2012年度内控评价提出的部分信息系统建设改善意见基础上,今后本行将重点关注信息系统建设和变更过程中的内部控制设计,力争把部分内部控制在信息系统内进行固化,通过设计更多的事前控制提升本行整体的内部控制质量。4、进一步贯彻落实内控执行标准,降低风险水平。本行通过内控评价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主要是控制活动未按规定执行或执行标准不一致的情况,针对执行层面的问题,本行将通过进一步加强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监督的措施,借助有效的信息系统控制手段或手工复核机制,加强现有内控执行标准的贯彻落实,降低风险水平。 | | | 0 | 一般缺陷 |
| 000001 | 1 | 2014-03-07 | 2013 | 商票系统、企业网银系统优化升级;理财产品配套制度的健全等问题属设计性缺陷 | 对设计性缺陷,已通过优化系统功能,对策略配臵进行检视并更新;健全制度、完善流程和规范要求等措施进行改善; | 设计方面 | | 0 | 一般缺陷 |
| 000001 | 2 | 2014-03-07 | 2013 | 对制度的执行不到位或不及时、运行流程有待改进及完善属运行性缺陷 | 对运行性缺陷,已要求责任部门按时完成整改计划,并加强日常的监督和管控。通过对内控管理制度、流程、系统的持续优化及改进,本行内控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 运行方面 | | 0 | 一般缺陷 |
| 000001 | 1 | 2016-03-10 | 2015 | 实物资产管理系统缺乏操作流程和规范。 | 已拟订采购系统优化方案并对采购管理流程进行规范。 | | | 0 | 一般缺陷 |
| 000001 | 2 | 2016-03-10 | 2015 | 离、在岸资金未实现分离管理,资金、同业业务存在额度占用不准确现象。 | 已修订相关管理办法并通过系统加强操作管控。 | | | 0 | 一般缺陷 |
| 000001 | 3 | 2016-03-10 | 2015 | 个别分行信贷档案管理不规范。 | 抽检分行已逐项落实整改;总行管理部门检视业务流程,修订管理办法。 | | | 0 | 一般缺陷 |
| 000001 | 4 | 2016-03-10 | 2015 | 信用风险评价和控制不足,未按要求开展内评全面验证、压力测试和自评估工作。 | 部分系统数据评估和系统改造已启动,CMS系统数据整合需求已受理。 | | | 0 | 一般缺陷 |
| 000001 | 5 | 2016-03-10 | 2015 | 未完成存放境内同业账户专项检查工作。 | 总行管理部门已收集分行自查报告,并完成对分行同业账户的现场抽检。 | | | 0 | 一般缺陷 |
| 000001 | 6 | 2016-03-10 | 2015 | 个别分行收银宝业务准入审核存在疏漏。 | 分行已重新审核外包公司培训、检查记录并对外包公司日常操作进行规范。 | | | 0 | 一般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