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10 7
2011-03-25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预测,中国将于2030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林毅夫昨天在香港科技大学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在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以年均约10%的速度增长,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占全球经济规模的9%。   他指出,目前中美之间的相对经济状况,类似1950年代的日美及1970年代的韩美关系;以购买力计算,2008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为美国的21%。而未来20年,中国经济将以8%的速度继续增长。由此可以推断出,到2030年,人均收入为美国的一半。   他说:“届时中国人口将是美国的4.5倍,而中国经济规模将是美国的两倍,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按美元计算是4000美元(5067新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是7000美元。   林毅夫认为,中国到2030年,将由中等收入的国家,演变成为一个高收入的国家,而人民币也有望成为环球一个重要的储备货币,当中香港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未来20年 能保持8%增长   他说,有信心中国未来20年能够保持8%的经济增长,不过,必须以新的策略改革内部问题,如进一步拉动内需以达到内外平衡,减少贸易顺差扩大;处理好收入分配问题,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短期经济发展等。他说,中国目前有40%的人口处于平均收入之下。由于**及企业垄断行业,中国的贫富悬殊问题严重,当局需要作出金融改革,以及防止资源垄断于富有的企业手上。
  同时,也要解决环境污染及全球暖化的问题,因为中国正处于工业阶段,炭排放量较高。   早在2004年,林毅夫还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时,他在上海全球首次“世界中国学”论坛上,就已经预测,2030年左右中国经济规模有望赶上美国。   不过,当时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王克安撰文指出,林毅夫的推断和预测既不充分,科学性也显得不足,似乎把复杂问题过于“简单化”了。更何况,美国不会“原地踏步”等中国,另一方面,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的“变数”和“不确定因素”。 李稻葵: 中国忽略社会稳定   昨日,出席同一场合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认为,中国过去的确取得很显著的经济增长,但忽略了社会的稳定性及社 会福利。他认为中国**未来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   李稻葵指出,过去中国经济增长较快,虽然带领全球经济复苏,但同时受到国际压力。   身兼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李稻葵还表示,经济危机后发现现行货币体系并不完善,而在资本项下的开放,人民币如何自由流动和投资都没有明确的答案。   他说,“中国有2万亿以上的外汇投资其他货币资产,当然十分关心其他货币的稳定。”李稻葵还称,日本大地震会令环球的能源供求出现新现象。由于对天然气的需求增加,将导致能源价格上升,也会推高食品价格。
  林毅夫则认为,日本大地震不会拖累中美的经济及加息周期,因为中美经济的主要问题是内部通胀及失业率上升等难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25 10:40:44
人多地广,光大有什么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5 10:45:47
说的太多了,现在看到这类话语都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5 10:56:43
哈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好像都觉得美国随时总要被超越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6 08:01:26
人均GDP人均收入就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6 16:53:29
大要大的健康,要能大得长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