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825 11
2006-06-14

林毅夫: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华商峰会联合主席、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林毅夫语惊四座,“中国将在203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体!”。

  林毅夫解释道,这一预测并非盲目乐观,在改革开放25年的时间里中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的速度达到9.7%,25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了9.5倍。无论从宏观经济发展史还是近年经济发展的微观数据来看,中国都具备跻身经济强国最前列的实力,中国经济已经摸索到一条复兴的道路,很可能在未来20年、3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继续保持经济7%到10%的增长。到203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就相当于美国人均收入的20%,中国人口是美国的五倍,中国的经济规模当然就跟美国一样大了,假设货币升值的话,中国的经济规模很可能是美国的1.5倍到2倍,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体。

  林毅夫说,到2030年的时候,全世界财富五百强的大企业当中,应该至少有一百家是华商企业。2002年财富五百强的企业当中192家是美国的企业,占世界五百强企业当中的38.4%;2002年的日本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规模的15%,有88家企业在财富五百强之中,占17.6%。因此,2030年,如果中国的经济规模和美国的经济规模平分秋色,那么财富五百强的企业当中有一百家,也就是20%是中国的企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6-14 20:37:00
诺奖还需国内两三代人的努力

不过,林毅夫又认为诺奖还不是他这一代中国经济学家能够获得的荣誉。“这个奖项还需要中国下一代或两代学者的努力,我最关心的也不是能得这个奖,而是能亲身参与中国的经济进程。”

“没有一位经济学家能说服另一位经济学家。”在林毅夫看来,要争取诺奖首先需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学者。

据了解,在每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中,瑞士皇家学会都会先邀请1500位世界知名经济学家撰写推荐信,但是这些学者大多数都会推荐自己或者自己的学生。“因此,中国的经济学家要想获得诺奖,首先要争取在这1500人中占得接近200人的席位,这需要两三代人的努力,”林毅夫说。

30年后世界经济学大师出在中国

能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还与研究的经济现象紧密相关。林毅夫认为,“能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在于理论背后有多么复杂的逻辑,而在于理论解释的现象有多么重要。”上世纪30年代以前,世界上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多出自英国;30年代以后则转向美国。

在林毅夫看来,平均每年超过8%的gdp增速已经把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中国,而这种状态还将持续30年,因此,30年后世界经济学大师一定会在中国出现。“当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加,中国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只有中国的经济学家才能讲清楚中国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4 20:42:00

不管正确与否,听林老师讲课总是备受鼓舞。
年轻人就是容易被鼓动。
[转帖]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5 11:22:00
对这个提法也不能太乐观了,这里是最大经济体,又不是说最强经济体。中国最不缺乏的就是“大”,而是“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5 19:30:00

"在改革开放25年的时间里中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的速度达到9.7%",不知道这样的速度还能坚持多久,这种高速增长的经济有着怎样的质量?

[em0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5 20:32:00
这种事不好说,因为经济本身就是多变的,难以揣摩的,有时候更是虚幻的。现在争个你死我活并无意义,还是留待时间去证明一切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