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认识
(一)产品原型
原型是设计想法的表达。原型让设计师们得以展现他们的设计,以及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原型能够模拟用户与界面之间的最终交互行为。产品原型制做的目的,特别在敏捷开发、设计冲刺和精益创业,构建最小可行产品,通常以低保真的形式,将整个交互流程与数据逻辑流程理清。低保真原型的形式有简单的线框图等,交互的过程不要求完整展现,但交互流程以及数据流程一定要清晰,而高保真原型更要求细节,所耗费的时间更长,其外观更接近于市场上的产品。
(二)敏捷开发
简单的说,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三)设计冲刺
设计冲刺是一种灵活的产品设计框架,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人们想要的产品。设计冲刺是由小团队进行的高强度工作,其结果能够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走向。设计冲刺本身包括 5 个阶段,但其前后各有一个额外的阶段:
- 预备阶段(做准备)。
- 理解阶段(回顾背景和对用户的洞见)。
- 发散思维阶段(进行头脑风暴,以发现所有可能性)。
- 融合阶段(对解决方案排序,并选取其一)。
- 构建原型阶段(创建最小可行产品)。
- 测试阶段(观察并确定对用户有用的部分)。
(四)精益创业
精益创业是硅谷流行的一种创业方法论,它的核心思想是,先在市场中投入一个极简的原型产品,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有价值的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优化,以期适应市场。精益创业有其的五项原则:
1. 创业者无处不在。所谓的新创产业就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以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为目的而设立的个人机构。这意味着创业者无处不在,而且精益创业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各行各业,在任何规模的公司,甚至是庞大的企业中。
2. 创业即管理。新创企业不仅代表了一种产品(的问世),更是一种机构制度,所以它需要某种新的管理方式,特别是要能应对极端不稳定的情况。
3. 经证实的认知。新创企业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制造产品、赚取金钱、服务顾客,它们的存在更是为了学习了解如何建立一种可持续的业务。创业者们可以通过频繁的实验检测其愿景的各个方面,这种认知是可以得到验证的。
4. 开发-测量-认知。新创企业的基本活动是把点子转化为产品,衡量顾客的反馈,然后认识到是应该改弦更张还是坚守不移。所有成功的新创企业的流程步骤都应该以加速这个反馈循环为宗旨。
5. 创新核算。为了提高创业成果,并让创新者们负起相应责任,我们需要关注那些乏味的细枝末节:如何衡量进度,如何确定阶段性目标,以及如何优先分配工作。这需要为新创企业设计一套新的核算制度,让每个人都肩负职责。
二、个人PS相关行业能力特点示例
- [个人PS-相关行业-个人能力特点1]原型设计能力,本人熟练掌握Axure、墨刀等原型设计工具进行原型设计,并且利用设计思维对原型完成制作与完善。
- [个人PS-相关行业-个人能力特点2]交互设计能力,在原型的设计和制作上重视对于用户交互体验感,力求在交互上避免用户的流失。
- [个人PS-相关行业-个人能力特点3]原型制作逻辑能力,在原型制作的过程中对于原型使用设计逻辑有一个整体把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