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看不下去了。我是汇商的,不清楚高金是怎样,不予评论。每个学院各有优劣,不同的人在自己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需要也是不同的。如果那个对汇商不遗余力进行抨击的人仅用学费和就业来评价两个学院的话,未免太肤浅了。
但如果非要从学费上说的话,如果有一个香港大学by course的学位的话,如果能有机会站在香港看全亚洲乃至全世界金融业的话,如果能有机会通过香港看到中国金融业的差距,有人认为这是值得的。这叫见世面!我怀疑你是不是念金融的,知不知道成本收益分析,其实不仅仅包含可以量化的金钱!如果有机会,希望你能去香港感受一下,两地金融行业的不同。再退一步,如果你去比较两个学院的话,其实从就业角度讲,最开始筛选,很大程度上比较的是两个学校的牌子而不是学院,再次筛选,才是学院的学生。当然这是我的观察,我也还没开始找工作,这里不解释。再说工作性质,不要只谈投行,不要只谈第一年的收入,不要只谈去的单位的影响力,每个人需求不同,男女对职业需求也不同,而且金融行业岗位种类繁多,有更多比投行业务更有吸引力的,性价比更高的职位,这些也不解释。如果一个人人格完整,肯努力,不管哪个学校,都有好工作,而这个“好”,不只是钱来衡量的。anyway你就不要说,不用钱来衡量怎么还上学费?我个人觉得,念书,是对你整个人的丰富,而不只是工作层面的丰富,人不仅工作,还有很多层面的见识。如果有丰富自己阅历的机会,姑且也叫“机会成本”,难道你不投入么?个人意见。你若是衡量成本,找个可以免学费的,一样也能找到好工作,这个除了依托的学校之外,更多看个人。
再最最后说一句,从你看问题的角度和价值观来看,你没有权利说很多话,因为你思维不成熟。其实我觉得我也没必要回复你这么多,我只是看不下去了...太偏激!
你都这么大了,这样偏激心态的人,以后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你还是高金的话,现在倒是给了更多人证据,这个学院确实是有个别学生,是急功近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