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买了新手机,觉得旧手机不再能发挥作用,今天决意把这台一年前购买的OPPO A112手机(我是今天才知道手机的具体型号)连同04年购买的dell inspiron笔记本拿到二手市场卖掉。
     
      产品描述:
     1、电脑已经很陈旧,毕竟都已经工作了7年了(这两年已经被闲置在一角了),不过它的部件还是很完好,CPU忘了,内存512,硬盘60GB,只是可能因为它长期不工作,硬盘有点问题。目标价位200—300元;
     2、手机屏幕磨得很花,看起来也很沧桑,还摔过几次,但性能没有任何问题,非智能机,而是一台音乐手机,牌子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相对较低。该机新品的市场价是900元左右,目标价位200—300元。
      
     结果:
     1、卖笔记本过程中询问了三个商家,都是维修电脑的商家(因为我没有找到专门收二手电脑的商家),其中后两个商家拒绝收,第一个商家直接给了一口价150元;
     2、卖手机时我也询问了三个商家,230元卖给了第三个商家。
 
     发现:
     1、要保持产品的完整性。首先,处女肯定比不是处女值钱——“产品是否有维修过”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我的两台机器都有检修过的经历,商家就拿这一点作为砍价的筹码(但其实我的手机并没有修过,但有一次我拿过去检测,维修员没发现问题,但竟然忘了给我上螺丝了,今天我才别告知,真冤枉!);其次,我没带手机的充电器,手机也没有内存卡,这两者虽然几乎不值钱,但还是导致了我在砍价过程中处于劣势。
     2、国产品牌不受欢迎。商家说像Nokia、HTC那些品牌特别抗跌,就比如5230新货现在卖1000出头,如果旧货保养得好能卖个600—700元,而商家说我的手机估计350元无人问津,能买300元就不错了。
     3、卖手机时,我询问第一个商家(位置在二手市场门口)时,他首先报价是60元,说现在这种手机不值钱了——那也算是欺诈行为了。第二、第三个就忠实很多了,都是200元起价,最高价都是230元,最后我把手机卖给了第三个商家。
 
简单说一说,欢迎进行经济学分析,也欢迎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