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3421 45
2011-03-26
小弟不才,刚刚审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XX领域 20份课题申报书。写的优秀的的地方,在此就不恭维了,仅仅对其中令人不是很满意的地方、和一些小技巧略做探讨。

1、课题题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研究,既不是恢弘巨作,也不仅是一篇论文。它的题目大小也应该介于二者之间。有的申请书题目太大而空泛,有的则就是一篇计量经济学术论文的题目,二者都不可取。另外,有些题目就30个字左右,应该精简些。题目要锤炼。
2、文献研究
个人建议,在做写文献研究的时候自己分好类,多写自己的感受和评述。不要个人的感觉就是抄他人的论文摘要。另外,有些申报书的文献部分与课题核心内容相差太多,就没有必要为了凑字数写上去,感觉很不好。文献也要围绕你的核心范畴,而不是研究的大的宏观的范畴。
3、前期成果
说实在的,虽说这个在评分比重中只占20%,但个人认为这个很重要,因为它透露着你的科研实力。虽然在申报书中不能出现申报人的各种相关信息。但是,我在评审的时候会仔细寻找线索,精确推断出课题的负责人的基本资料和科研水平。不知己知彼,怎么评审?有些申报人甚至学术造假,把不是自己的科研成果都放到自己的前期成果里,可以说是无法从我这蒙混过去的。看到这种情况后,说实话很生气。还有一稿多发的成果也敢写上去的,呵呵,胆子不小,都以为没有作者信息评审的人就查不出来。 有些人干脆把这块写的很模糊,来掩饰某些东西。 从评审人的角度来讲,你没科研实力,谁敢把xx万的科研经费白给你呢?
4、字数问题
要求是4000字以内。不过评审过程中,至少我是不会去数有多少字,而且写的多一点的,全面一点的,我会更欢迎。当然,前提的写的要好,如果写的不好,字数还多,那就让人不爽了哈。

至于具体到选择什么题目、是否新颖、是否有研究价值应用价值、研究内容这么写,这些东西就没啥好说的了,看每个人的实力了。只是提了些肤浅的想法,日后大家可进一步探讨。

补充一点:有些朋友介意:怎么匿名评审,还查申报人科研能力?。。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个人认为之所以要匿名评审,是为了尽量避免走后门这种不良社会现象,而不是说申报人的科研水平和20%比重的前期成果不重要。从我个人负责的角度来讲,还是要做的全面和稳妥些。 再多的就不说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呵呵,大家相互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27 00:12:12
好的,受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7 00:24:18
谢谢分享!如果能有一篇写得好的项目申报书范文就更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7 00:34:22
lemonwp 发表于 2011-3-27 00:24
谢谢分享!如果能有一篇写得好的项目申报书范文就更好了
对不起啊,具体内容要绝对保密的,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7 00:37:58
就要像您这么负责的,免得鱼目混珠,泥沙俱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7 07:26:01
3、前期成果
说实在的,虽说这个在评分比重中只占20%,但个人认为这个很重要,因为它透露着你的科研实力。虽然在申报书中不能出现申报人的各种相关信息。但是,我在评审的时候会仔细寻找线索,精确推断出课题的负责人的基本资料和科研水平。不知己知彼,怎么评审?有些申报人甚至学术造假,把不是自己的科研成果都放到自己的前期成果里,可以说是无法从我这蒙混过去的。看到这种情况后,说实话很生气。还有一稿多发的成果也敢写上去的,呵呵,胆子不小,都以为没有作者信息评审的人就查不出来。 有些人干脆把这块写的很模糊,来掩饰某些东西。 从评审人的角度来讲,你没科研实力,谁敢把xx万的科研经费白给你呢?
-------------------------------------------------------------------------------------------------
楼主评审很认真,但不知是否公正(认真并不等于公正)。不过,一稿多发的,未必文章水平不行。只要不是一稿多用(换个题目,重复填报),就没有理由不予承认和予以歧视。国家社科评审规范中也没有这一条。而且,你作为评审人去查探课题负责人的个人资料(好象你对这个特别关心),本身就违反了匿名评审的要求。因为,显然,这个匿名,是双向匿名(申报者与评审者之间相互匿名),就如同正规刊物的匿名审稿一样。虽然国家社科的评审方式很可笑,让人想起原始社会,但你作为评审人,当然应当自觉遵守它的游戏规则,根据申报书本身进行评审。而且,评审人之间差别很大,守规矩的不查,不守规矩的去查,这样一来,做法不同,标准不一,评审的公正性肯定大打折扣。再加上开始限项,我看国家社科与国家自科和教育部课题在评审公正性和学术水准上的差距,必定越来越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