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身上下都是拳,挨着何处何处击。
6月2日,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
一款独立自主的操作系统,无疑是华为手里的一把尖刀,担当着刺破美国全方位封锁的重任。
那么,鸿蒙撑得起国人的希望吗?
大家都知道,操作系统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形成自己的生态,关键要看用户数量。
按照华为的计划,鸿蒙系统今年就将覆盖2亿台手机设备,成为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
2亿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大,其实实现并不困难。因为华为现在的存量手机用户就超过7亿,去掉那些配置太低的,只要更新一下系统,他们就变成鸿蒙用户了。
但鸿蒙想要真的有所发展,肯定不能象搞三胎生育一样,只依靠已经生了二胎的老用户,还要开疆拓土发展新用户。
这恰恰是摆在华为面前最大的一道难题。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华为全球手机出货量1860万台,市场份额仅剩5%。这里面还有1500万台是国内销量,华为在海外的竞争力已经几乎归零。
而华为的至暗时刻,恐怕还在未来。
前段时间有消息称,由于缺少5G射频芯片,华为的下一代旗舰手机将不再支持5G功能,退回4G时代。
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华为可能在5G手机时代遭遇灭顶之灾,鸿蒙系统将成为无根之木。
大家心目中的“5G霸主”华为,怎么就被5G卡住了脖子?

图片来源:东方IC
事实上,不只是华为,靠制造业起家的中国,在整个半导体领域,却偏偏被卡在了制造环节。中国当前最大的焦虑,不在软件,而在硬件。
1、华为做手机,一直不“硬”气
要想看清华为手机如今的困境,我们先要搞明白,华为在整个手机产业链上,究竟处在什么位置。
2002年,任正非曾经拍桌子怒斥员工:华为不做手机,早有定论,谁再胡说,谁下岗!
这是因为,华为此前就在消费者业务上吃过大亏。
上世纪90年代,手机还没有普及,华为当时造的是无绳电话。
这些电话其实并不是华为自己生产的,而是找人代工,质量把控就是一场灾难。
有人回忆,1998年春节,华为打着“清仓大优惠”的名义,给内部员工卖了不少“孝心电话”,拿回去孝敬爸妈,结果基本都不能用。
董明珠给员工的“福利”,华为早在20多年前就给过了。
当然,任正非在那次“怒斥”后不久,又改变了主意,重新投入手机行业。因为造手机真是来钱太快了。
华为的竞争对手中兴,靠小灵通赚了100多个亿。做寻呼机起家的波导,一夜间变成“手机中的战斗机”。
这个时候,全球产业分工越来越成熟,任何一个制造环节,都有人帮你做好。手机品牌拼的不是技术,而是产品设计+营销。只要把美国、日本产的硬件拿过来,找人一组装,再配上营销噱头,谁都能来插一脚。
再往后,就连完全没有通信行业背景的雷军、罗永浩们,也能造手机了。
都说中国制造业不缺技术,缺设计。可是手机行业恰恰相反,无论是华为还是小米,大家都把设计做到了极致,却不掌握任何硬件生产技术。
具体到手机芯片,同样如此。华为虽然自己研发了麒麟芯片,但只是负责设计,生产环节则交给台积电代工。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一旦美国禁止台积电为海思代工,没有任何一家中国企业能够接过芯片制造的重任。
2、“不起眼的”视频芯片,困住了华为
尽管麒麟芯片被美国列为重点打击目标,但是在过去两三年的缓冲期内,华为已经要求台积电大量备货,暂时还不用担心断货。
谁成想,一个小小的5G射频芯片,却彻底难住了华为。
射频芯片是什么东西?
打个比方,如果说麒麟、骁龙芯片相当于手机的大脑,那么射频芯片就是运动神经,实现着手机最基本的通信功能。

手机射频芯片逻辑关系 图片来源:华西证券
大家知道,手机是通过发射和接收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实现通话和上网的。负责收发电磁波的模块,就叫做射频模块。
没有这个模块,你的手机就是一块无法联网的板砖。
从价值量来说,射频芯片在整个手机中占的比例并不高。2G、3G、4G时代,一个射频芯片的价格大约是3美元、8美元、18美元,5G芯片也不过是25美元左右。跟动辄上百美元的手机CPU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但就是这个小小的射频芯片,却是所有手机零部件中,中国对美国依赖程度最高的一环。
全球射频芯片行业,完全被美国和日本垄断,包括日本的村田(Murata),以及美国的思佳讯(Skyworks)、博通(Broadcom)、威讯(Qorvo)和高通(Qualcomm)。

如果我们统计一下美国芯片企业对华出口比例,上面的4家公司刚好排在前四名。

来源见水印
2018年之前,思佳讯等美国企业,一直是华为手机射频芯片的主供应商。可是特朗普制裁令下,到Mate 30问世时,华为为了规避风险,排除了美国企业,但仍然要依赖日本村田。

图片来源:华西证券
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了,上面这张图里,Mate 30的射频芯片供应商,还包括了华为海思(Hisilicon),以及另一家中国厂商卓胜微(Maxscend)。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吗?
答案是替代了一部分,但最重要的部分,还没有替代。而那个最重要的部分,正严重受限于制造技术的欠缺。
到目前为止,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我们一直在笼统地使用“射频芯片”这个概念。实际上,射频芯片也是由多个元器件组合而成的,主要包括滤波器、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开关等等。
根据网友“tomato研究员”拆解,华为Mate 30的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是由海思自研,另外还使用了两颗卓胜微的开关。
不过最难做的滤波器,以及大部分开关,仍然来自日本村田。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模组化的问题。
我们刚才提到的几种射频元器件,既可以单独安装在手机主板上(叫做分立器件),也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芯片模组内。
模组方式比分立器件占用空间小,性能也更高,是高端手机的首选。
可是华为换用国产器件后,面临的问题就是无法模组化,从而影响性能。

另外一个问题是,国产分立器件,在4G时代或许勉强够用,却不足以支撑5G。在2020年发布的P40 Pro中,华为为了支持5G功能,重新用回了美国产品。

图片来源:知乎用户“好基友”
因此,随着美国企业对华为彻底断供,华为5G手机停产也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