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kdown css tag --><div class="pinggu_markdown">
<div class="pinggu_markdown__html"><h2 id="养老行业老年人痛点初步观察分析">养老行业老年人痛点初步观察分析</h2>
<ul>
<li>
<h3 id="报告一《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报告一<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E0ODA2MQ==&mid=2650879325&idx=2&sn=bdebdfb3b2ce5cb709bd2c78513e011e&chksm=bcca7a2f8bbdf33949165036af3b0f21924cbffc8fdee75db6fa1805f6bbcf9c391918de666c&mpshare=1&scene=1&srcid=0702c2auDa85LnUaMerF2xZg&sharer_sharetime=1593675469120&sharer_shareid=55dd968c5df885d93529fdbd434edfe3&key=d197f1f59dba99c22a26b642333289fcdc03bb27907b888cab6663629763031b225a043470540988c6d280ab8dfa42ff616af6d031ba78997cc57cee9fb509b1fe2b8dc0f543e16950e033150c1ba02b&ascene=1&uin=MjcxMDUxODMzNg%3D%3D&devicetype=Windows+10+x64&version=62090529&lang=zh_CN&exportkey=A9sVNgGQd6WE2p7yLsgQfuU%3D&pass_ticket=oXjIoCcNbcDutLrF5ngof47CcbSyHVal%2Fili6pObYy8ENy3oqPXEoSaNS3QkwOZ3">《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a></h3>
</li>
</ul>
<p>洞察一:“互联网+养老”,即秉承互联网开放、便捷、分享的理念,将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互联网思维与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建设相融合。而最新提出的“点菜式”养老服务,是让老年人通过社区、企业等搭建的互联网养老平台,提出多样化需求并获得即时解决,就像在饭馆点菜、上网购物一样方便、快捷。互联网养老服务如今正覆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领域。例如,在老人最关注的健康领域,利用互联网技术,老人可以随时享受到医疗服务,除此之外还有家政服务、远程操控和位置定位服务甚至可以应急。</p>
<p>洞察二:它帮助老年群体更好的适应现代生活,从而缓解一些由于外在因素导致的老年心理健康问题;其次为养老企业提供线上平台,便于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也对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进行推广,扩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覆盖面;最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危机,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p>
<h3 id="报告二《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报告二《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h3>
<p>洞察三:随着人们的养老意识增加,这或许就会成为未来开发商的新竞争点。然而目前提供的养老服务任比较基础,社区养老的模式还在摸索阶段,还有就是行业的标准不规范和为规模化。</p>
<p>洞察四:我国任然是以居家模式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中护理员的护理要求最高,但是从供需来看,市场上并没有足够的高质量可以满足这些需求的护理机构,地域分布不均匀。需要支付方的明确政策才能大规模发展。另一方面养老地产和养老机构与医疗服务不多</p>
<h3 id="报告三《业界领先!沃卡惠助力智慧养老》">报告三《业界领先!沃卡惠助力智慧养老》</h3>
<p>洞察五:传统的家庭式养老正处于举步维艰的困境当中,国家和社会应当分担重担,通过新型的技术手段的支持,在物联网和<a href="http://s.iresearch.cn/search/dashuju/">大数据</a>的技术支持下,推动智慧养老模式的生成,为提高国民整体的养老水平,降低养老的压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多舒适、科学、有效的养生服务</p>
<p>洞察六:智能家居系统、防走失定位系统、体征检测预警器等物联网单项产品,已经得到了一定范围内的应用,这些产品的整合也能够为智慧养老提供基础性的技术支持和思考方向,智慧养老模式应当是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各项需求的基础上,不侵犯老年人的个人隐私,将单项、孤立的信息服务综合互联,形成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全面服务的共享系统。</p>
<h2 id="根据用户研究,我们初步有以下发现">根据用户研究,我们初步有以下发现</h2>
<h3 id="报告一《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与用户分析》">报告一《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与用户分析》</h3>
<p>洞察一:在当前使用的需求中需求最多的是社交类需求,其次是生活类需求;对于未来新增需求,老人需求最多的是安全健康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前使用的人数较低,政府应该加强对自我实现服务的宣传和扶持。</p>
<p>洞察二:智慧养老服务商应该重点关注第一类(完全自理、低龄或者家庭情况正常)和第二类(中龄或者空巢)老人,因为第一类老人对于各类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都比较高,第二类老人未来新增需求较高。对于第三类老人(半自理或失独、孤寡老人),服务商应该重点关注他们的社交需求。</p>
<h3 id="报告二《养老机构app设计方案研究》">报告二《养老机构APP设计方案研究》</h3>
<p>洞察三:我国国内医疗事业的发展迅速,到2015年为止,在医疗方面,其市场已经达到了将近43亿元,预计到17年,其市场规模会不断扩大,将会达到125亿元左右。通过一些调查研究可以得知,现在虽然开发了许多关于养老的APP,但是仍然有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p>
<p>洞察四:目前应用软件市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保健相关的APP在各个功能的划分、操作的便捷度、界面的设计、功能诉求的清晰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操作的过程中也没有特别考虑受众人群的分析中老年人家属为目标,其次在功能诉求方面的响应不够简洁,设计操作不方便。</p>
<h3 id="报告三《医养护乐养老模式与产品设计研究》">报告三《医养护乐养老模式与产品设计研究》</h3>
<p>洞察五:现阶段养老模式缺少用户调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重视,参与度不足,满足感不强,带来的是供需不匹配的问题,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用户挖掘,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产品体验不好。</p>
<p>洞察六:目标用户比较明确,主要是空巢老人,有的老人无儿无女,有的有儿有女但是不同儿女以其居住,也有的可能子女远在外地,这类老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尤其需要关注。</p>
<h2 id="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设计:参与者介绍">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设计:参与者介绍</h2>
<ul>
<li>斯坦福的ME310课程的《设计思维手册:斯坦福创新方法论》中提到,对于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企业,设计思维工作坊通常是跨越数字鸿沟的第一大步,从而成为数字业务转型的开端。本书主张设计思维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也就是设计思维丶系统思维与数据分析的混合模式来进行数字化转型,该模型有四个部分的元素:1.混合型的思维模式;2.具备已存在设计思维的工具箱和新的大
数据分析工具;3.数据科学家与设计思维者的协作;4.能够为参与进来的各方提供方向的混合流程。因此,混合模型是扩展设计思维的另一种可能性,并从结合中产生更好的解决方案。它由设计思维者、数据科学家以及那些负责落地实行的人员组成。</li>
</ul>
<h2 id="团队成员个人简介">团队成员个人简介</h2>
<ul>
<li>XJJ</li>
</ul>
<p>崇尚“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习惯挖掘目标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关注竞品资讯,思考竞品产品特色,并提炼出有参考价值的改进点。</p>
<ul>
<li>LSK</li>
</ul>
<p>坚持以用户为核心的产品用户增长理念,一切关于用户的数据都是有用的,变废为宝的利用数据应该得到坚持并且贯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用户增长观点才是有依据的。</p>
<ul>
<li>QXF</li>
</ul>
<p>忠于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服务设计,掌握新媒体运营相关知识,关注社会热点、市场资讯</p>
<ul>
<li>TTG</li>
</ul>
<p>了解用户痛点,并来创造价值,然后通过设计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与价值并解决用户痛点。挖掘业务需求,分析市场成熟数字化产品或解决方案。</p>
<ul>
<li>PXJ</li>
</ul>
<p>崇尚科技向善,追求优质的用户体验,重视用户数据,关注智能交互。</p>
<p>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设计:阶段和流程</p>
<ul>
<li>我们团队基于现有的养老产品供需不匹配、用户体验低下的问题,决定增加对老人实际需求的分析(例如寻找一些极端用户,比如那些即使年纪很大仍旧做剧烈运动的老人),以便更好的洞察老人的需求,并采用较完整的斯坦福创新方法中的三大阶段和六步流程 ,进行为时两天的线上/线下工作坊设计:</li>
</ul>
<h3 id="挖掘阶段:理解和观察数据挖掘">挖掘阶段:理解和观察+
数据挖掘</h3>
<ul>
<li>此阶段为线上工作坊,不占天数,所有成员运用线上文档及思维导图工具,交换养老行业老年人顾客痛点初步观察分析。</li>
</ul>
<h3 id="创造阶段:定义和构思">创造阶段:定义和构思</h3>
<ul>
<li>此阶段为线下工作坊,我团队將在6月3日,通过设计思维建立新的思维方式,与顾客共同开发新的解决方案和顾客体验。其步骤为: 制定一个结构化设计摘要,让团队和客户对起始点有一定的理解。识别用户需求,理解用户,与用户建立同理心。根据用户需求推断价值主张,构思设计商业生态系统。定义Pov并通过头脑风暴产出点子,最后归类并系统的进行选择。</li>
</ul>
<h3 id="交付阶段:原型流程建模和价值验证">交付阶段:原型/流程+建模和价值验证</h3>
<ul>
<li>此阶段为线下工作坊,我团队將在6月5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原型的制作, 制作完成后让未参与原型制作的人员进行测试,并邀请利益相关者旁观测试,以便第一时间感受用户反馈。同时记录测试,并在测试后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整合发现,以形成一个新的原型。<img src="https://dev-provide.pantheonsite.io/wp-content/uploads/2021/06/workshop-1-1024x457.png" alt=""></li>
</ul>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