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家长与学生痛点初步观察分析
传统教育行业侧重于教育者的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传统教育的宣传推广手段受限,有效渠道不多传统教育行业宣传推广渠道局限于线下与PC端中,营销手段同质化现象严重,教育机构难以摆脱行业同质化谋得个性化发展。再者,传统教育资源培训不合理。传统教育行业的相关人力资源常常存在不足情况,无法全面顾及消费者的服务需求,没有统一平台调配服务资源,造成资源分类不合理。最后,传统教育成本高,降低盈利空间教育行业主要以线下服务场景为经营阵地,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成本外,还要考虑教育场地成本,成本过高制了盈利空间。
-
根据亿欧智库:2019全球人工智能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我们有以下初步观察: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逐步深入,应用场景向覆盖教学全流程方向变革。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类型中,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在学习各环节应用最为广泛,此外,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教育资源紧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有利因素自适应学习系统有望后来者居上。
-
根据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AI+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我们有以下初步观察: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突破4300亿元。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预测,人工智能教育可能在未来10年呈指数性增长。
-
根据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AI基础数据服务行业研究报告,我们有以下初步观察:2019年中国AI基础数据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可达30.9亿元,其中图像类、语音类、NLP类数据需求规模占比分別为49.7%、39.1%和11.2%;根据需求方投入情况和供应方营收増长情況推算,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年化増长率为21.8%,该行业核心业务与当下以监督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市场具有强相关联系,市场发展前景向好。
由于父母参与家庭作业角色的失衡、父母自身受教育程度限制、隔代教养和校外托管、孩子的学习成绩影响家长的参与程度,针对这些问题,本团队致力于研发一款AI智能学业帮手,创新性地采用智能化的AI语音识别、人机对话和智能自适应学习等技术,智能搜题和讲解,深度分析学习者学习模式,根据科学方法,针对性建议调整其学习模式,并提供引导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完成作业服务。
AI激发以“人”为本的快乐学习,突破学科边界助力精准教学,辅助个性化练习让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AI自适应学习技术更强调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在AI+教育的模式下,人工智能自适应技术的学习系统会为学习者构建一种符合多样性学习需求的学习环境,并推荐给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路径、策略等,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传统千人一面的教学方式相比,智适应学习系统带给了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提升了学生学习投入度、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综上,我们有了大致的问题意识,接下来开始准备设计思维工作坊,来开启数字化转型,解决此行业痛点。
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设计:参与者介绍
陪伴式智能机器人队伍成员安排,由设计思维者丶产品经(B)端,用户体验分析师和交互设计师组成。
设计思维者 廖书琳
我是廖书琳,广州南方学院网络与新媒体2022届本科毕业生。在本科学习阶段中,我对于专业知识能根据从化区的用户需求和痛点,进行用户研究调研,利用线框和草图工具协助产品原型的设计,并根据产品原型的输出,进行产品评估和优化方案的提出,帮助团队产品更好的迭代和优化,提升用户使用产品的质量和幸福感。
产品经理(B端)黄镇燊
我是黄镇燊,广州南方学院网络与新媒体2022届本科毕业生。在4年的本科学习阶段中,我掌握了较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的基本能力,并学习到了原型设计和用户研究等的专业能力。以上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可以帮助到我作为一个B端产品经理,和团队成员进行积极有效地沟通并可以一定程度地参与项目核心功能的开发过程,最终带领团队成员开发出优秀的产品。
用户体验分析师 黄嘉慧
我是黄嘉慧,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2年毕业应届生。用户体验分析师需要分析用户需求,探索用户体验的关键痛点及增长点,以优化提高用户的体验。我具有较强的用户同理心,擅长从用户及产品体验角度出发,把握用户心理;我对于用户体验具有独立的认知与见解,善于沟通和逻辑表达;本科4年的学习也让我掌握了能顺利开展用户访谈,手机用户体验痛点和需求的经验。我有信心产出符合现代化教育的用户需求的优秀产品。
产品经理 许泳诗
我是许泳诗,广州南方学院网络与新媒体2022届本科毕业生。在4年的本科学习阶段中,课程的不断深入,我对挖掘用户需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不同校内外活动,掌握了较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的基本能力,具有不错的用户嗅觉,能准确提炼用户真实需求;除此以为我的运营基础也在不断提高,根据产品用户的反馈对产品进行不断优化;以上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可以帮助到我作为一个C端产品经理,我相信我和我团队的的成员们的方向是一致的,能共同打造一个好的产品提供给用户。
交互设计师 邱圣雯
我是邱圣雯,来自广州南方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一名18级学生。作为交互设计师,我可以熟练运用PS、AI等设计软件进行组件的设计和制作,可以使用Axure进行交互的相关设计,在app设计以及界面设计两门课程上与同学合作制作了两个软件的设计和逻辑编写。可以运用网络和各类软件进行竞品分析,了解交互设计理论,熟练运用各种设计方法进行快速设计和迭代,通过分析数据对交互设计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对各类文档有较好的归纳总结能力。
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设计:阶段和流程
我们团队根据传统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决定采用较完整的斯坦福创新方法中的三大阶段和六步流程 ,进行为时两天的线上/线下工作坊设计:
挖掘阶段:理解和观察+数据挖掘
- 在传统教育行业中,学生作业不会写,但是又没有人教;题目太简单,不好意思请教;做完题目之后不知道是否正确。
- 在传统教育行业中,学生面对纸质作业时很枯燥,缺少学习动力。
- 在传统教育行业中,老师往往无法顾及全体学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 在传统教育行业中,家长对于孩子问的知识点不会;孩子问的题目不会做;想为孩子检查作业又没有相关知识储备或者没有时间。
- 在传统教育行业中,教育辅导机构在偏远地区缺乏资历较好的老师,同时也很难聘请好的老师。
创造阶段:定义和构思
此阶段为线下工作坊,我团队將在6月6日,进行产品原型的探讨
交付阶段:原型/流程+建模和价值验证
此阶段为线下工作坊,我团队將在6月7日,我们打算根据《设计思维手册:斯坦福创新方法论》 里的工作坊流程,进行线下或线上会议,讨论出产品的最终方案以及商业模式画布,完善产品的不足。以下是简单的机器人功能设置:

个人贡献与心得
在本次工作坊中,我与团队成员一同了解了传统教育行业的现状,发现仙子啊的教育式线上线下一起,孩子可以在学校学习,回到家也可以进行线上学习。但是对于孩子的学生的学习状态一些比较忙家长无法顾及到,而一对一的家教是参差不齐的,无法对孩子进行长时间有效的学习安排。所以我们打算研发陪伴式学习机器人,让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学习习惯,让家长知晓孩子的学习进度,为教育助力。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我参与了用户旅程地图的制作,得出了重要的交互功能,并参考了行业的规范,对交互界面进行布局,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对于界面流程的设计,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