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道德绑架”,我们该如何用英文来表达呢?
难道是按字面意思直接翻译成:moral kidnapping吗?
其实如果我们和咱中国小伙伴讨论这个词的话,这么翻译肯定是能理解的。因为moral就是“道德”,而kidnapping则有“绑架”的意思。
但是,要按这么翻译的话,其实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
kidnapping的确是“绑架”的意思,但在英文中,它仅仅指的是“动作上的绑架”。
而“道德绑架”则是“心理上的或者说非肢体动作上的绑架行为”,所以,如果用kidnapping就有些牵强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用英语来表达“道德绑架”呢?
尽管国际上没有给出官方的英文解释,但以下两种会比moral kidnapping好多了。
第一种:guilt tripping
guilt表示“愧疚”。而tripping的原形是trip,意为“陷阱”。
看一下它的英文释义:A guilt trip is a feeling of guilt or responsibility, especially an unjustified oneinduced by someone else.
翻译为:明明自己没做错事,却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所以,这个词组其实就是“愧疚感;负罪感”的意思。
这么一看,“道德绑架”的意思其实就可以用guilt tripping来理解啦。
例:
First, don't keep guilt-tripping yourself.
首先,不要让自己一直有负罪感。
第二种:emotional blackmail
我们都知道,emotional是“情感;情绪”的意思,而blackmail有“绑架;勒索”的含义。
看一下牛津词典的解释:

所以,这个词组的意思就很好理解啦,和‘’道德绑架”的意思是一样的~
例:
We can't let macmillan practice this emotional blackmail on us.
我们不能听任麦克米伦对我们进行这种感情上的讹诈。
另外,虽然“道德绑架”没有专有名词的说法,但这里我们可以联想一下“站在道德制高点来绑架他人”。
“道德至高点”是有固定的英文表达的:moral high ground
下面是它的英文释义:

例:
Within a year, the US had lost the moral high ground.
但不出一年,美国就失去了道德高地。
二、“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我们应该如何用英文来表达呢?
在英文中,是有关于“网络暴力”的专业释义的:cyber-violence/bully
其中,cyber是形容词,指的是“与计算机或网络有关的...”,后面的violence/bully都有“暴力”的意思。
例:
It is possible to cyber-bully someone even if they stay at their homes.
即使有些人呆在家里,也有可能对别人施加网络暴力。
但如果我们一时间记不住前面的cyber,把它替换成online 或internet也是可以的~
例:
Limit the amount of internetl violence your children are exposed to. It's not just radio games andmovies; children see a lot of murder and crime on the local news.
减少你的孩子接触网络暴力的机会。不仅仅是广播游戏和电影;孩子们还能在当地新闻上看到很多谋杀和犯罪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