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j_w_x9299
你放心,在国外很少有人干这类剽窃的事情。基本原因如下:
第一,有比较严格和完善的working paper,工作论文制度。一篇论文在发表前,一般都会在某个平台,如学院网站,机构网站,或者像著名的NBER,IZA等专门机构发布。这些工作论文是有版权归属的,也就是说,一旦有人抄袭投稿,将来打官司有据可查——因为工作论文面世的时候有详细的时间记录。晚于这个时间成稿的疑似抄袭稿如果被发表到期刊,原文作者可以凭借工作论文的版权去投诉和状告。
第二,有严格的反剽窃制度和惩罚条例,相对而言,抄袭者面临的风险非常大。没有特殊情况,根本没有动机去抄袭。
第三,一些作者在公布论文或者在研讨会上宣读论文时,已经投稿,不存在被抄袭剽窃的问题。或者,一些研讨会和学术会议接收论文时,也像工作论文一样给予作者版权的认定。
严格说,一篇论文,如果成为工作论文、或者会议论文、或者在学术场所宣读过,它就是“发表作品”,版权受到严格保护。
当然,国内情况很复杂,被剽窃的机会多得很——甚至同寝室、同班、同系都有相互抄袭和偷稿的可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未曾投稿的论文一般不敢对外公布,哪怕是在本学院本系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