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以来,本人先后于2005、2008、2010年分别通过《人大论坛》调剂来10多位学子:
10年本人调剂招生帖:“南京二流大学某博导2010年继续亲自调剂招收2名硕士研究生 ”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748722-1-1.html
05年本人调剂招生帖:(招收两-三名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硕士调剂生)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4537-1-1.html
08年本人调剂招生帖:(招收两-三名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硕士调剂生)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246263-1-1.html
几年来,他们情况如何?我想特此晒晒几年来我的来自《人大论坛》调剂生的成绩单,以期给予正在忙于调剂中的学子有帮助和启示。
1、2004级共两人
一人在江苏省省级金融监管机构公务员;一人在上海担任律师。
2、2005级共四人(其中三人从“人大论坛”调剂而来)
一人现在继续跟我读博士,为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间在美国一流名校跟从一国际牛人进行研究工作,今年毕业,将在南京某211大学任教;一人在南京某一流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分别获得南京1所大学、1个省级研究机构、杭州某大学、广州某大学教职,拟去广州某大学教职,就职单位答应给房、副教授待遇;一人在杭州某金融机构工作;一人为江苏省某地区**办公室从事研究工作。
3、2006级四人(其中三人从“人大论坛”调剂而来)
一人为我校在职完成;一人在江苏苏南地级市国家税务局工作(因科研能力强被留在办公室);一人在浙江某副省级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一人在浙江某地级市**金融办公室工作。
4、2007级两人
一人就业江苏省**对外贸易管理部门的公务员;一人在南京某区**公务员。
5、2008级(两人从“人大论坛”调剂而来)
一人将就业于北京,为国家发改委下属事业单位进行研究;一人将就业于南京,为江苏省级机关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6、2009级三人(两人从“人大论坛”调剂而来),正在进行研究生学习。其中1人文章已经被《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录用。
7、2010级两人(全从“人大论坛”调剂而来),正在进行研究生学习。
下面是上述我指导的全部今年的毕业生的比较详细的成绩单(有意思的是,他们全部从《人大论坛》调剂而来):
1、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严同学,硕士在我就业学校获得,博士将在我兼职博导单位获得。本科985,北京大学调剂而来。就业单位已经落实为南京某211大学教师。
硕士期间成果:获得全国一级学会科研成果奖,在《世界经济文汇》、《管理评论》、《南京社会科学》发表3篇论文。
博士期间成果:在《统计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价格理论与实践》发表4篇文章。3篇英文文章正投稿SSCI审稿中。
博士期间,作为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在美国一流名校跟从一国际牛人进行研究工作,深得该牛人喜爱。2010年在北京举办的一国际会议上该牛人对我说:“该同学正从事研究非常具有国际前沿性”。初步答应为该同学今年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
2、硕士研究生任同学,硕士将在我就业学校获得。本科211,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调剂而来。将就业于北京(可获得北京户口和单位过渡房),为国家发改委下属事业单位进行研究工作。
硕士期间成果:在《中国软科学》、《系统工程》、《经济评论》发表文章,另一篇已进入《统计研究》终审(该文曾进入《经济研究》终审)。
去年下半年我推荐他去目前就业单位实习,得到单位领导好评。已经确定录用。
3、硕士研究生杨同学,硕士将在我就业学校获得。本科211,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调剂而来。将就业于南京,为江苏省级机关下属全额拨款研究所(事业单位)。
硕士期间成果:在《世界经济文汇》、《管理评论》、《东亚经济展望》(日文)发表文章。另有一篇文章从3月起曾经先后进入《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软科学》终审被毙(很可惜,这篇蛮好的文章因时效性面临非常难发表的境地)。
在可能的情况下,我在邀请美国牛人担任今年严同学博士论文答辩主席时也顺便担任两位学子杨同学和任同学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呵呵。学校牌子不响,答辩主席名声响亮对学生发展也好点。
体会:
第一,必须使学子懂得如何写规范化的学术论文,并且在高水平刊物发文章。这当然需要经费支持。这几年我运气很好,各类课题没有停顿过。主持和完成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项国家软科学课题。此外,江苏省软科学、南京市软科学、江苏省**各类课题不间断。通过每周讨论班和系统的课程学习,对学生提高研究能力和发表能力非常重要。
第二,必须使学子懂得如何写政策性分析文章。论坛上不少学子对政策文章好象很不认为是那么一回事。其实,高水平的政策分析文章是非常难的,这对于我们国民经济学专业的学子十分重要。尤其是我们经常承担各类**的决策咨询课题,你必须用有逻辑、有学理的论点征服决策者。好的政策分析报告与学术论文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需要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是我自己和助手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基本上做不起来,最多帮助找寻一些资料。但写好后我会向学子们介绍心得。
第三,必须要考虑学子的就业。好就业确实对学子影响很大。不然,读研究生干什么?
关于今年调剂,我今年确实没有发布,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最近我的学科点与南京的江苏省级机关下属研究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确定了长期合作协议,每年向这个单位提供1-2名硕士生,因此,我选择非常慎重。二是我今年6-9月要带领一个三人的研究团队去位于波士顿的世界顶级名校与一巨牛合作研究,最近要忙于准备资料。希望将来我的硕士、或博士去那里读书学习。
先前,已经有不少学子电子邮件与我联系,我已经答应他们了。目前指标确实满了。
其实,对于分数,无论你是360,还是410。学生的能力差别并非如分数那样如此大。研究生期间学会掌握规范经济学语言,在高档次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我还有两点遗憾:一是我的学生尚没有在《经济研究》上发表文章(我以前的学生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已经有,SSCI也有好几篇了);二是我的学生还没有去985做老师的。希望在不久将来有。
再次感谢《人大论坛》提供了我认识这么多有志向的学子。预祝各位学子前程锦绣!
方老师
jfan2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