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443 61
2006-08-30

旅日学者张忠任教授说过以下一段话。看看各位高手是否赞同:

“总之,价值不是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科学技术是价值的掘墓人,同时也是自由时间的接生婆。(张忠任:《数理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377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8-30 09:05:00

科学技术是劳动价值论的掘墓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30 09:29:00

确切说科学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的掘墓人。

这也是马克思的原意,被张忠任教授“发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30 16:44:00

仅从马论出发,价值总量应该是不变的(前提是劳动力数量不变)

从张忠任教授要表达的意思,是不是由于技术的提高必将导致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劳动时间变短,从而价值量减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30 18:32:00

不同意其观点。

价值不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降低,而是在提高。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其实关注的是:某一生产周期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是随着周期的不断延续而增长,而是下降。

如果就单个的、不变的产品而言,(当然,世界上并不存在这种产品)即只有量变没有质变的产品的价值而言,单个产品的劳动时间会缩短,当然有人就会认为理所当然的劳动价值会降低。

但是这种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也是可怕的。因为它忽视了发展的问题,即所有的产品都处于不断的更新过程,新的产品不断增长,旧的产品不断淘汰。

而且,有人幻想,在未来,是不是人的劳动时间会缩短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幻想:如果在几十年前,有人说,计算机的出现可以代替人的劳动的话,那么那时是有人相信的,而如果现在再说这种话,那么就是在掩耳盗铃。

如果令人类的劳动时间不断缩短,假如趋于0的话,那么要人类有什么用?人类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人的需求不发展,如果人的生产不创新,那么这位教授的想法还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会害死它,让他走入死胡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30 20:29: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6-8-30 7:23:00的发言:

旅日学者张忠任教授说过以下一段话。看看各位高手是否赞同:

“总之,价值不是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科学技术是价值的掘墓人,同时也是自由时间的接生婆。(张忠任:《数理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377页)

看吧!这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基础理论是错误的,用的数学越高深,则越有欺骗性:但这丝毫改变不了它是数学垃圾的性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